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唐赟"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小学快乐泥塑社团课程教学
收藏 引用
《天津教育》2024年 第17期 110-112页
作者:唐赟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基于《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和理念,小学美育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在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开展社团的方式,有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A_3腺苷受体配基稠合1,2,4-三唑并[1,5-c]嘧啶衍生物的3D-QSAR研究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年 第6期32卷 665-668,F0002页
作者:黄莉 唐赟 叶德泳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目的建立人类A3腺苷受体配基稠合1,2,4-三唑并[1,5-c]嘧啶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为设计高活性的该类化合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建立39个该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通道与药物设计
收藏 引用
《药学进展》1995年 第4期19卷 197-205页
作者:唐赟 陈凯先 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离子通道是一类跨膜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药理作用和理论化学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离子通道可以作为药物设计的靶标,为寻找新药带来希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算系统毒理学:形成、发展及应用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5年 第19期60卷 1751-1760页
作者:李杰 李柯佳 张臣 彭邱鹏 唐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为传统毒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机遇,逐步形成了系统毒理学.计算系统毒理学旨在整合毒理组学实验数据,构建多水平、多尺度的预测模型,定量评估化合物的安全性.目前已经发展了静态网络分析预测、动态网络模拟和有害结局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药物设计实验”课程的建设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 第8期29卷 122-124页
作者:刘桂霞 李卫华 唐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37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现代药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它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药学本科专业开设"药物设计实验"课程是专业发展的必然。从实验平台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命科学》2015年 第4期27卷 445-452页
作者:程建昕 唐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具有七个跨膜螺旋结构的超家族,参与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学信号转导过程,其功能异常将引起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因而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药物作用靶标。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在GPCR的三维结构测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经网络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4年 第2期21卷 65-71页
作者:唐赟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 
神经网络是一类新型的信息处理系统。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对近几年神经网络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作了展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免费软件在药物设计实验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 第12期33卷 197-200,303页
作者:李卫华 刘桂霞 程家高 唐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37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理论性强,而且注重实践动手能力。为巩固理论课的教学成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们为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药物设计实验"课程。制药企业和学术界的药物设计平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粘液质理论4种抗白癜风维吾尔族药材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18年 第9期43卷 1780-1788页
作者:王吉烨 王晓琴 唐赟 张波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2 
粘液质理论成功应用于白癜风临床治疗,遂通过4种代表性维吾尔族药材展开抗白癜风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收集抗白癜风维吾尔族药方及其化合物,通过admet SAR方法筛选活性化合物并使用b SDTNBI方法预测活性化合物的靶点。通过DAVID数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氢原小檗碱类与多巴胺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报》1996年 第1期17卷 8-12页
作者:唐赟 陈凯先 蒋华良 金国章 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目的:建立多巴胺受体三维结构模型,结合受体模型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四氢原小檗碱类(THPB)对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细菌视紫红质的三维结构为模板,在计算机上建立多巴胺D_1和D_2受体的三维结构模型,选择左旋千金藤立定作为THPB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