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使导弹编队协同作战效能最大化,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编队队形参数进行优化。依据战场态势,建立编队协同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在领从弹控制方式下,选取领弹与从弹的相对距离和角度作为队形参数,在考虑到导弹战术性能的约束条件下,设计出与指标对应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三角形编队队形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出的队形参数能够满足性能约束条件。
摘要:随着时代的改变,珠宝首饰设计围绕着整体市场趋势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做出改变,那么整合现在的珠宝首饰设计理念,探究出一条首饰设计新思路就变得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下珠宝首饰设计已经被绝大多数消费者所能接受,所以也成了市场对珠宝首饰设计师的变相考验。
摘要:以四轮轮毂电机电动车为对象,研究了综合考虑理论安全距离与实际距离之差、两车相对速度的模式切换控制和再生制动的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策略。该控制策略将ACC分为跟随前车模式、定速巡航模式和匀速行驶模式,设计了包括理论安全距离算法、驱动力矩控制算法、制动力矩控制算法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器,通过再生制动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并基于驾驶模拟器实验台设计典型工况,对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能够使本车安全跟随前车,提高驾驶舒适性,实现再生制动控制。
摘要:起重机力矩限制器是应用于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我厂在多年生产、设计电力系统保护、自动化装置及仪器仪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第三代微电脑力矩限制器(XT-Ⅲ型),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该装置为微电脑控制,采用模块化结构,在准确性、安全可靠性、可操作性、调试方法和标准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特点。
摘要:针对金属接触密封性能的预测问题,在粗糙表面数值表征和有限元接触分析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拟合表面形貌特征参数、施加载荷与接触面积比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逾渗理论栅格模型,采用自动寻径算法得到密封泄漏概率随接触面积比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一套预测粗糙表面形貌、施加载荷与密封性能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为金属接触密封设计分析提供方法指导.
摘要: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摘要:南朝诗歌意象复沓迭出,直观形象,动静相映,色泽斑烂,是诗人们精心巧构、精美表现的结晶,体现了纯美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这多样化且富有艺术美感的建构模式及力求形神兼似、秀美和谐的表现手法是诗人们深受《周易》整体思维、崇尚隐秀的文艺理论的影响和学习赋与骈文写作技巧之后形成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诗歌意象的表现领域,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创作经验。
摘要:本文对比综合材料装饰画的常用材料,定义生物材料在综合材料装饰画中的概念与类别,寻找生物材料的应用创新点,从色彩变化、创作过程、展示形式三方面进行分析,发掘综合材料装饰画的更多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思考生物材料的应用。
摘要:酒,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饮料;饮酒,是中国人民一种古老的爱好。早在殷周时期,人们就有了饮酒的兴趣:有“腆于酒”者,有“湎于酒”者,有“群饮者”,有喜庆用酒者,祭祀用酒者,酒成了一种生活需要。其后,诗人们把酒写进了诗中,《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都有是作。魏晋时期,以酒入诗之作数量大大增加,然创作诚如林庚先生所说:“酒与诗还是两件事情,酒往往是概念的做为诗的题目”。这种情况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手里才有改变。陶诗借酒为迹,以省净冲淡的风格受到后人称赞。
摘要:将影视资源与数字媒体融入传统美术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定格动画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美术课堂教学创新。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