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篇文学
  • 1篇教育学
    • 1篇法医学类
  • 1篇管理学

主题

  • 3篇屈原
  • 2篇影响
  • 2篇楚辞
  • 2篇《楚辞》
  • 2篇汉赋
  • 1篇艺术表现
  • 1篇陈子昂
  • 1篇力量
  • 1篇接受
  • 1篇诗歌
  • 1篇情感力
  • 1篇浪漫主义
  • 1篇内涵理解
  • 1篇语言文字积累...
  • 1篇魏晋
  • 1篇艺术风格
  • 1篇汉代
  • 1篇文学影响
  • 1篇实施路径
  • 1篇骆宾王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信阳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市陇西小...

作者

  • 9篇姚圣良
  • 1篇王玉帆
  • 1篇李文静

语言

  • 9篇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姚圣良"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汉人的神仙观念与汉赋的艺术表现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 68-73页
作者:姚圣良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神仙信仰对汉赋作家的影响,已不再是相信与追求神仙生活,而是借助神仙传说,或衬托帝王宫苑的豪华,或渲染天子仪仗的壮观,或表现个人追求的曲折,或展示独立自由的人格等,其彰显出文学创作所特有的艺术构思与表现技巧。汉代神仙信仰的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屈原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及其对楚辞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2024年 第12期 146-152页
作者:姚圣良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浓厚的家国情怀历来为人所称道。屈原作品在表达对于宗国故土的深挚爱恋之外,还体现出对于华夏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对华夏人文始祖的认同与归属、对华夏文明历史的认可与接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代骚体赋之“游”的新变及其背景原因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5期34卷 128-131页
作者:姚圣良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汉代骚体赋之"游",在《楚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变。汉代骚体赋最早将神界与仙域融合在一起,拓展了游仙文学的艺术想象空间,这与汉人神仙信仰的特点密切相关。从屈原的忧宗国到汉人的悲不遇,抒情主体思想境界的这一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屈原神仙情结探究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5期32卷 82-85页
作者:姚圣良山东大学文学院济南250100 
战国时期神仙思想已经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屈原的神仙思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楚地旧有的昆仑神话中的“不死”观念,二是齐、燕一带新兴的方仙道。时不我待的时间紧迫感和日益加剧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屈原接受神仙思想的主要原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赋与游仙诗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2期36卷 49-52,61页
作者:姚圣良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是先秦至魏晋游仙诗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汉赋将游仙与退隐相结合,开启了游仙隐逸化的基本表现模式;汉赋的游仙描写,已不完全是"楚辞式"的借游仙以抒怀,更多地表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勃和《楚辞》
收藏 引用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2期23卷 73-75页
作者:姚圣良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徐州221116 
王勃前期受儒家传统诗教观影响,对屈原的认识有偏颇。个人的不幸遭遇,使王勃对屈原有了新的认识。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创作精神,扩大了王勃作品情感表现的内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浪漫风格是屈原和王勃作品的共同特点。在比兴手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楚辞》在骆宾王诗歌建构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 第4期 82-84页
作者:姚圣良山东大学文学院 
骆宾王能够在虚浮纤弱的初唐文坛有所突破,创作出颇具“骨气”的诗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创作中对《楚辞》的自觉接受。对《楚辞》的接受,不仅增强了骆宾王诗歌的情感力量,也丰富了其诗歌的艺术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唐革新派诗人对《楚辞》的接受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05年 第4期26卷 46-48页
作者:姚圣良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在虚浮纤弱的初唐文坛上,革新派诗人“四杰”与陈子昂能够有所突破,写出颇具“骨气”的诗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楚辞》的接受。对《楚辞》的接受,增强了“四杰”与陈子昂诗歌的情感力量,也丰富了他们诗歌的艺术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内涵、价值与实施
收藏 引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4期43卷 76-79页
作者:姚圣良 王玉帆 李文静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郑州市陇西小学南校区河南郑州45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六大学习任务群整合课程内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从语言文字教学、积累与梳理两大方面指向语言运用素养,整合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