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姚艺君"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戏曲音乐创作的思考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2001年 第3期 35-41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戏曲有着辉煌的过去、丰厚的传统,其对于中国文化史的价值和贡献是无法量化估计的.因此,有人提出以博物馆的方式、现代化的手段,对历史遗产进行科学地保护,是不无道理的,此举对于戏曲的'昨天'是比较适宜的.同时,我们还有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襄樊历史上交通及商业对戏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1992年 第4期 76-77页
作者:姚艺君 
“上下吴蜀天中央”的襄樊,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戏曲艺术生活土壤。上十个不同风格的本土、客居戏种,曾在此交相辉映。襄樊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①人才荟萃。②兵家必争。③商业发达。④交通枢纽。一、古襄阳的交通、商业与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塘杂感话“田歌”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2年 第1期 44-45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应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邀请,我们一行六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所乔建中、张佩吉,人民音乐出版社黄大岗,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中国音乐学院李月红和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理论家乔建中先生的率领下,由北京出发,南行来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曲传承史上的“群内婚配”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4年 第2期 29-29,116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文章以 194 9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间为背景 ,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戏曲的传承方式之一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音乐创作也应做到“这个”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 第3期 54-55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 
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信》中讲到:“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所谓“这个”,即个性之意.无论剧种还是声腔,流派还是行当……均在戏曲艺术这个大共性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歌唱艺术理论建设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7年 第1期 12-13,20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的歌唱艺术,伴随着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走过了数千年辉煌历程。如火如荼的艺术实践,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然相比而言,中国声乐理论建设稍显滞后,历史责任摆在面前。"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下属的中国声乐理论建设项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启发与反思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2009年 第6期 17-20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 
1984年4月,美国十位中青年学者相聚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讨论"民族志文本的打造"。在几天的时间中,与会者坦率批评、深入讨论,与会论文经过认真修改,汇编成书,于1986年公开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写文化》(Writing Culture)。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 第4期 29-32页
作者:姚艺君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100101 
中国戏曲的存在或发展,都必然经历“传承”这样一个过程。本文是在著名学者潘光旦教授《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的启发下,就“伶人”也是“人才”的认同、戏曲传承中的内群婚配现象、戏曲传承中的师徒关系、戏曲传承中师徒间的经济环链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曲声腔研究新探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8年 第3期 86-103页
作者:姚艺君 袁环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众多戏曲剧种中,以"四大声腔"为主要唱腔的占少数,而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声腔归属问题尚未有效厘清。为全面梳理戏曲剧种的传播脉络,理清剧种间的亲缘关系,我们在长期的探索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一个原则,四个层级,多个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弦索声腔”词源考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6年 第2期 87-92页
作者:姚艺君 王宇琪中国音乐学院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弦索"语词释义具有多变性。唐代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弦;宋代作为词调、散段的伴奏乐器进入曲唱;明清时期是弦索官腔、弦索调以及弦索腔的发展时期;近代以来"弦索声腔"的研究成为中国戏曲声腔研究的重要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