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姚锡凡"
8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FPGA和DSP的喷油器雾化粒径测量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 第2期19卷 299-302页
作者:余铭奇 谭伟 姚锡凡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针对喷油器雾化粒径测量系统实时数据处理的特点,将FPGA技术与DSP技术相结合,研究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电控喷油器粒径检测系统;为满足动态测量的要求,设计了应用高性能的多路开关和超低输入偏置电流运放的多通道微电流高速采集板;详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工过程的模糊控制
收藏 引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年 第12期 71-73页
作者:姚锡凡 李伟光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以加工过程为被控对象 ,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查表和模糊推理的模糊控制系统。仿真表明 ,在切削工况发生时变的情况下 ,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新成果—ATC法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 第11期 81-83页
作者:黄英杰 姚锡凡 葛动元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目标级联法是一种解决大规模系统优化的多层次多学科优化方法,此方法把父系统的目标分为几个子目标,并把子目标不断传递给子系统分别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响应、连接变量、局部变量在设计模型和分析模型中互相作用,最终获得整体最优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目标级联法和遗传算法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 第9期 39-41页
作者:黄英杰 姚锡凡 颜亮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目标级联法是一种有效解决复杂工程系统优化问题新型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而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智能型全局搜索算法,为此,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目标级联多学科设计优化中,形成一种新型的GA-ATC优化算法,并以齿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RFID的信息集成柔性制造系统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年 第4期 14-18,23页
作者:李作海 姚锡凡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设计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信息集成的小型柔性加工制造系统。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容易实现各控制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和交换。将各子系统中所需的关键信息写入射频标签中,射频读写器扫描读取工件上附着的标签。上位机对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OPC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平台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 第6期 252-254页
作者:梁爽 姚锡凡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提出一种基于OPC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平台,该平台利用MCGS作为OPC服务器,包括若干数控加工单元以及机械手、物料传送装置。平台集成了车间调度算法,可根据遗传算法优化出来的调度方案运行。利用***编写平台的WEB服务器程序以实现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制造系统多Agent智能控制平台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 第2期 99-101页
作者:吴昌生 姚锡凡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将多Agent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现代生产制造中,可以使制造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开放性和可重配置性。对制造系统多Agent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合同网和语言规划、通信方式和协商机制以及建模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最终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最小相位加工过程的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 第8期13卷 706-709页
作者:彭永红 姚锡凡 陈统坚 谢伟达华南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 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系 
针对加工过程模型的时变性与非最小相位的特点 ,研究了变切削深度铣削加工过程的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 ,提出了适应于非最小相位过程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指出了获得理想控制结果的控制器设计参数 ,包括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VC++的STEP-NC程序生成器研究及实现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 第8期 58-60页
作者:陈伟雄 姚锡凡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在VS2005平台上开发了STEP-NC程序生成器,能够读入AP203文件,提取工件的几何和拓扑信息,自动识别制造特征,经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工艺规划,最后输出符合ISO14649标准的STEP-NC程序。生成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分为STEP数据输入和提取模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工过程的切削力模拟
收藏 引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0年 第5期 17-19页
作者:龙成和 姚锡凡湛江教育学院物理系广东湛江524037 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广东广州510640 
给出了加工过程的切削力模型,并引入 MATLAB语言对加工过程的切削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用MATLAB程序可方便有效地实现非线性加工过程的切削力模拟,这对于加工系统的动态设计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