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孔占芳"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保姆》中游戏艺术的审美内涵解读
收藏 引用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30卷 122-125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海南813000 
本文通过解读罗伯特·库弗的小说《保姆》 ,试图阐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被游戏化 ,使审美主题产生的不确定性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传统文化的温情回眸与现代烛照——万玛才旦电影主题探析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3期40卷 122-129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万玛才旦以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成为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第一位藏族导演。他的电影从藏族的内视觉反观自身与外面的世界,以藏族人说藏族事的方式走进民族生活与心灵。追求电影的精神向度和艺术价值使他的电影成为一部部打磨的精品。其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记》叙事中人物的“价值诉求”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 第2期22卷 11-12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史记》中人物具有强烈的价值诉求,因而《史记》的内容充满了追求永恒价值的渴求,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理想境界。关注人物的"价值生活",反映人物的"价值诉求",使《史记》具有了丰厚的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读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收藏 引用
《阿来研究》2020年 第1期 223-232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阿来说:"当文学的眼睛聚光于人,聚光于人所构成的社会,聚光于人所造应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生活才焕发出光彩与活力。也正是因为文学之力,某一地域的人类生存,才向世界显现并宣示了意义。"①雍措正是通过她的散文,将四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话本小说到章回小说质的飞跃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第2期19卷 25-27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本文通过小说结构、作家主体意识和作品人物体现的生命意识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章回小说不仅从形式到内容、从作家主体意识到作品思想意识都比话本小说有了质的飞跃,并以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广阔的社会背景、深刻复杂的思想主题、栩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荒原上的守望者——读才旦小说《嫩绿色的玛瑙项链》及其他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第2期20卷 43-46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阐述了藏族作家才旦小说创作的两大特色:一是创设特定的"人生境遇"来挖掘"荒原"上人性的善恶,并以"善有善报"的结局,引导人性向善、趋美;一是娴熟地运用中间叙事的手法和开放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鹦哥吊孝》创作管窥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20卷 29-32页
作者:雷逢春 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白鹦哥吊孝》是西宁贤孝中最精彩的曲目之一,作品不只是劝孝,而是通过白鹦哥形象的塑造,抨击时弊,揭露了统治者,以及有钱人的荒淫无道,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在思想、艺术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藏互译育人才——大学汉语课堂育人途径探析之二
收藏 引用
《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 第1Z期 45-页
作者:孔占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为了适应藏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汉文教研室编写了初、中、高级系列教材。笔者编写了其中的中级教材。这套教材设计了词语的汉译藏和文段的藏译汉互译练习。目的在于训练藏族大学生汉藏互译的能力,感受汉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