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孙启祥"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东汉《郙阁颂》历代序跋题记考辨
收藏 引用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1期40卷 1-11页
作者:孙启祥汉中市档案馆陕西汉中723000 
摩崖石刻《郙阁颂》因有东汉、南宋、明代的三次镌刻,从而在名称、年代、文字、人物、书法艺术等方面,都留下了一些悬案和争议,历代的题跋、评析,从训诂学、考据学、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使各类事项、各种问题日益明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毗卢寺创建年代、壁画绘制年代略考
收藏 引用
《文物春秋》1994年 第2期 60-61页
作者:孙启祥 
毗卢寺创建年代、壁画绘制年代略考孙启祥毗卢寺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郊杜北乡上京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封底照片)。有关毗卢寺的文献记载很少,仅《正定县志倦十五"寺院'有"毗卢寺在城西,唐天宝中建"的记述。1979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利影响下的江南圩田地景格局变迁——以太湖中下游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史学刊》2023年 第2期4卷 58-67页
作者:王红军 余勇 孙启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回顾太湖流域圩田农业景观变迁历史,探讨今日太湖中下游地区圩田农业景观和乡村聚落格局形成的内在动因,认为地景格局受制于地方自然条件,也源自人类长时间的生产活动和文化积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解析地景格局的变迁,对今日的乡村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板上“书写”的讲究
收藏 引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7年 第7期 18-20页
作者:孙燕 孙启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体局教研室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东中心学校255200 
好的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板书是课堂的点睛之笔,会为教学锦上添花。于教师而言,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微型教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方方面面的能力;于学生而言,则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乌桕叶片中抑螺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年 第3期24卷 115-117页
作者:杨永峰 孙启祥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寄生虫病,中国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近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局部地区并不乐观。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业血防工程监测预警GIS平台的建立——以四川省仁寿县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年 第1期28卷 84-87页
作者:曹萌 孙启祥 郭志华中国林业科学院湿地研究所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目的实现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区内的环境实时监测、螺情预警与管理。方法以四川省仁寿县为例,基于Arc GIS Engine 10.1开发组件,设计建立林业血防工程实时监测、螺情预警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结果该平台除具有螺情数据编辑、查询、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洋州园池三十首》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收藏 引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2期33卷 28-32页
作者:孙启祥汉中市档案馆陕西汉中723001 
苏轼答文同诗《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非一般应酬和逞才使气之作,它突破了原唱诗的题材、内涵、意境和写作手法,具布局缜密、比拟精当、用典博洽、风格清新、意境深邃的艺术特点,因而被刻于石碑、收入诗选,一些佳句固化为成语典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同诗歌的人民性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 第2期 114-119页
作者:孙启祥汉中市档案馆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文同与屈原、陶渊明、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一样,关注社会现实,盼望国泰民安。文同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体恤下层百姓、反映民间疾苦、语言通达平易者占有很大篇幅,呈现出强烈的人民性。文同诗歌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思路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年 第4期30卷 472-475,478页
作者:杨筱 孙启祥 曾茱 郭伟 周金星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的机理和生态服务价值,全面梳理了我国林业血防工程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林业血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和新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方言与历史文化的传承
收藏 引用
《陕西档案》2017年 第1期 22-25页
作者:孙启祥汉中市档案局 
方言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即存在的区域性语言,在沟通思想、唤起亲情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并体现和记录着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文学作品采用方言,使内容丰富、语言变幻、妙趣横生;史学著作保留方言,使历史现场感增强,史料存真度提高。在推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