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孙根华"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简论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0年 第5期 159-161页
作者:孙根华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与高校建设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现实需求和价值追求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当前高校的非遗传承与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均亟待加强。应科学确定目标,系统、全面、持续、创新性地将非遗传承与普及艺术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16年 第4期 167-171页
作者:孙根华 邵敏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000 
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和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对当下小说改编现代戏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3年 第3期 28-31页
作者:孙根华 郭扬德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 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 
对于小说改编戏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分析其改编的成功之处,更在于探索传统戏曲未来的发展之路。蒲剧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改编自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土炕》,它实现了主题思想的升与人物塑造的完善,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3期34卷 131-133页
作者:孙根华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价值观教育是德育工作之魂,高校艺术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结合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艺术教育,是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黄梅戏新编历史剧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19年 第3期 16-20页
作者:孙根华不详 
建国后黄梅戏新编历史剧为黄梅戏的发展,特别是对黄梅戏在上世纪八九十代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梳理黄梅戏新编历史剧剧目创作情况及历史分期,总结黄梅戏新编历史剧在故事题材拓展、审美晶质深化、性别意识觉醒、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戏《游春》与京剧《拾玉镯》中的喜剧性比较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 第4期163卷 47-53页
作者:孙根华 汪传江安庆师范大学党委安徽安庆246133 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黄梅戏《游春》又名《吴三宝游春》,为黄梅戏"七十二出小戏"之一,是一出很有代表性且具中国肯定型喜剧特色的传统小戏,众多名家出演过,网络视频尤以"两朵金花"吴琼、吴亚玲主演的版本最为流行。作为弘扬真善美,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