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孙玉发"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新型小型化十一频段手机天线设计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 第2期45卷 116-121页
作者:杨明 孙玉发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 亳州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安徽亳州236800 
现有手机天线结构复杂、剖面高和尺寸大,为了缩小手机天线的尺寸,研究了小型化低剖面双层微带天线频带展宽的方法,提出了一款紧凑耦合的小型化十一频段手机天线,尺寸仅为37.0mm×7.2mm.该天线通过馈电单极子和地枝节耦合技术,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二元重要度的设备分级技术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09年 第S1期30卷 77-81页
作者:曾未 余红星 孙玉发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现有的概率论设备分级方法在重要度方法选取、计算方法和分级限值制定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把二元重要度决策法与叠加性转移模型相结合,以基于后果的风险评判为标准,为上述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在秦山二期扩建核电站概率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RELAP5的窄缝通道再淹没模型适应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3年 第3期34卷 50-57页
作者:曾未 余红星 孙玉发 李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基于Saxena窄缝通道再淹没实验,评价RELAP5再淹没模型对窄缝通道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现有的RELAP5程序高估了骤冷前沿推进速率,对于壁面温度的预测也存在较大偏差。结合国内外对窄缝通道临界后热工水力特性的认识,从热工水力机理出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3年 第5期34卷 118-123页
作者:蒋孝蔚 余红星 孙玉发 黄代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安全壳分析程序CONTAIN采用的滞止液膜模型(SFM)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冷凝质量流量的预测低于试验值。因此,根据扩散层模型(DLM)与SFM在计算冷凝质量流量是等效的,通过对比利用质量分数形式菲克定律展的改进扩散层模型(GDLM)与DL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于4G通信的LTE笔记本内置天线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4年 第4期44卷 265-269页
作者:朱贤滨 孙玉发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 
设计了一款平面倒F(PIFA)耦合短路单极子形式的八频带LTE天线.通过50Ω同轴线将信号反馈给天线的PIFA支节,并利用电容容性耦合,将PIFA支节中的能量反馈给短路单极子支节.两支节激出多个谐振模,拓宽天线频带.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LTE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并联双通道密度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2年 第2期33卷 75-77页
作者:刘艳军 孙玉发 闫晓 肖泽军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采用两个相同的加热通道构成试验段,进行并联双通道密度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和入口过冷度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过冷度-相变数边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传热关系式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4年 第1期35卷 19-22页
作者:蒋孝蔚 余红星 孙玉发 雍泾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利用低雷诺数区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CS)COPAIN冷凝试验装置进行模拟,针对其对流传热试验工况进行理论计算,并用COPAIN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利用验证后的CFD模型将COPMN试验对流换热工况参数扩展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结构的带状线SIR带阻滤波器设计
收藏 引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 第12期32卷 102-104,125页
作者:朱浩然 孙玉发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9 
设计了一种新型阶梯阻抗谐振器(SIR)结构的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在利用带状线间隙电容和并联电感的耦合来设计带阻滤波器时,主线采取城墙线形式,短截线用SIR结构代替常规的λ/4均匀阻抗谐振器(UIR)结构,这样既减小体积,又可以将寄生阻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数周期天线阵波束形成的最优激励研究
收藏 引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 第6期38卷 793-798页
作者:尹凡 孙玉发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文章利用微波网络理论与矩量法相结合,系统地分析、计算了对数周期天线阵的输入阻抗、增益及方向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任意波束指向和最大输出功率下,天线阵的最优激励进行了详细分析,所得结果对天线阵的合理布局及超视距通信系统的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并联双通道密度波不稳定性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2年 第5期33卷 59-63页
作者:刘艳军 孙玉发 闫晓 肖泽军 赵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广东深圳518026 
采用频域法对并联双通道密度波不稳定进行理论研究,建立密度波不稳定分析模型,对热工参数及进、出口阻力系数对密度波不稳定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且其他热工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系统压力、质量流速或入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