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这里通过分析风电变流器中共模和差模电压的产生机理,设计了一种机、网侧均采用LRC结构的低通滤波器拓扑结构,同时机侧配备共模电感器。利用共模电流在共模电感器内产生同向磁场从而增大线圈阻尼特性,有效衰减了系统对地的杂散电流。在全功率风电变流器机组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这里提出的无源滤波器结构,在兼顾成本、体积的条件下,有效抑制了风电变流器的共模与差模电压。
摘要:风电变流器设计中,IGBT的散热设计非常关键,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风电变流器工程应用的IGBI损耗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准确的数学模型。针对风电变流器应用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类型散热器的固有热阻属性,通过flotherm仿真软件搭建普通散热器与热管散热器的仿真模型,仿真对比了不同散热器散热能力的差异。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风电变流器IGBT散热器与散热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摘要:介绍了单级型储能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基本原理,并分别设计了逆变器在并网与离网模式的控制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以减少两种模式切换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冲击为目标,研究了两种模式的平滑切换方法。设计方案保证了逆变器并网时的稳定运行,离网时重要负载的正常工作,以及并网/离网平滑切换功能,最后通过在一台50 kW储能逆变器上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摘要:为减小有轨电车短时、高频率、大功率充电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并对电网能量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了一种集地面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成套充电装置及车载超级电容于一体的有轨电车新型充电系统,介绍了LCL滤波器的无源阻尼设计方法及系统控制策略,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摘要:在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充电系统中,单相Buck电路结构因存在功率等级低、输出纹波较大、变换器转换效率低等缺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提出四相交错并联的拓扑结构,并对其关键部件的作用一一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充电装置输出电感的设计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成套充电装置的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摘要:储能式有轨电车以其无需架设外部供电网、零尾气排放等优点备受关注,其储能单元由充电速度快、效率高的超级电容组成,其快速储能技术在短时大功率应用中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非常适用于有轨电车储能。提出了一种有轨电车新型充电系统,给出了主电路拓扑并分析其工作原理,研究了系统控制策略并设计软硬件电路,研制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供电方式具有功率因数可控、谐波含量低、输出电压稳定性好、输出电流纹波小等优点,避免了对电网的污染,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根据设计全数字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需要,使用Power Integration公司生产的开关电源专用集成芯片TOP224Y,设计了单端反激式多输出辅助开关电源。使用该芯片设计的小功率开关电源,可大大减少外围电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同时,可以改善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能。重点论述了开关电源的电路设计及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本辅助电源稍经改动也可以直接用在其他电机控制系统中。
摘要:讲述了一种基于Buck模型的新型控制策略的研究。该控制策略可以在直流侧输入电源存在波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输出侧的稳定性,同时有效降低输出电流的纹波值,该控制测量分为两个部分,主环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传统控制方案,副环采用纹波误差比较后通过比例积分(PI)计算对主环的电流内环输出侧进行补偿。在PSCAD中进行模型搭建,主回路设计成四相交错并联方案,通过对比有无副环控制下的输出电流纹波大小,以及在输入源扰动情况下,验证有副环控制时Buck具有更好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摘要:研制了一款适用于750 V牵引系统的有轨电车充电装置,整个装置采用Boost-Buck两级级联方式,为了提高整个充电装置的转换效率,降低整个系统输出的纹波系数,采用两相交错并联的方式,Boost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Buck采用恒压/恒流切换控制,同时给出了两侧电感感值的选取方法。在PSCAD中进行模型搭建,通过仿真分析其原理的可行性,同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充电装置的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可降低开关管电压应力,改善装置的动态特性,优化装置设计。详细分析了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实现了对输出充放电电流的控制,验证了三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拓扑的优点,并通过样机实验表明了该变换器及其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