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孙道萃"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驾驶的刑法解构与回应路径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2期42卷 158-166页
作者:孙道萃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北京100088 
加速到来的智能驾驶时代正在逐步瓦解传统交通安全犯罪的基本观念,引发包括“人的法定驾驶地位”是否丧失等问题。传统交通安全事故犯罪规定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肢解”,当代公共交通安全理念、犯罪的设定基础、归责逻辑等处于洗牌的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假广告犯罪的网络化演变与立法修正思路
收藏 引用
《法治研究》2018年 第2期 111-123页
作者:孙道萃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传统虚假广告犯罪在司法阶段频遭冷遇,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更使网络虚假广告犯罪及其适法难题凸显,主要表现为刑法介入不足、行刑衔接不畅、罪质理解不清、定罪逻辑缺乏统一性、立法适时跟进迟缓等方面。应启动网络化修正,激活传统罪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刑法主体地位的积极论——兼与消极论的答谈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4期28卷 216-229页
作者:孙道萃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北京100088 
智能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对以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为根本存立前提的当代法律体系形成强烈冲击,智能主体的刑法地位成为关键问题。目前,消极论和积极论处于相持阶段,加速了现行刑法理论体系的知识变革进程。“人造物”等不同程度的消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刑法面向人工智能的理论应答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2022年 第12期 119-134页
作者:孙道萃 王晓杰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北京100088 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哈尔滨150001 
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与人工智能主体问题的出现,正在颠覆近现代刑法始终围绕人的主体性地位展开的立论逻辑与功能体系。人的主体性地位加速弱化,引发一系列全新挑战并裹挟刑事风险,策动传统刑法理论的变革。人工智能“手段型”“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刑事禁止令制裁措施的创制
收藏 引用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 第4期19卷 76-85页
作者:孙道萃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传统刑事禁止令遭遇网络环境后出现失灵现象,无法在网络空间社会施展预防机能。考虑到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价值的优位性、网络安全法益的整体迁移态势、网络技术风险的积极制衡理念、舒缓传统刑罚处罚措施的衔接不畅之弊、激活网络空间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