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意义]作为世界上国家技术预见工作开展时间最长、成熟度最高的发达国家,“日本是如何连续50年不断改进和革新预见方法的”的研究,不仅极具典型性价值,而且能直接服务于当前战略性新兴技术的预见和规划编制工作。[方法/过程]参照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论,从75份日本技术预见总报告、调查过程设计报告和辅助性资料等文本中,全面透视了日本技术预见方法演进革新历程并提出了“三个时代”的阶段性划分。[结果/结论]日本国家技术预见先后经历了“德尔菲法的持续改进”“预见分析法从单一走向多元”“人工智能化技术预见”三次跃迁,由此萃取了日本技术预见调查设计模型,并提出对中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摘要:加特纳炒作周期报告连续25年为美国占据世界新兴信息技术高地提供了前瞻性判识,新兴信息技术的整体态势如何演化和利用研究将为中国制定新一轮信息领域新兴技术规划编制提供关键信息。本文基于近20年的曲线数据,从整体上分析245项新兴技术的变化特征,分析信息领域的高频新兴技术、技术成熟量和消失量、期望膨胀和消退速度,并结合中国知网重要报纸数据库,展现技术期望判识和炒作周期曲线的关联。研究表明,仅5项新兴技术基本能够完整经历曲线跨越;技术期望膨胀时间略高于衰减时间,个人生活类膨胀和消失快于组织应用类技术;钟形曲线明显左偏,从槽底走向成熟需1至4年时间;环境变革和概念盲目炒作等能部分解释技术消失的原因;以高频、成熟、消失和膨胀四个代表性技术为例,验证媒体热度判识与技术所处曲线位置存在关联。据此提出一套信息技术领域新兴技术政策系统供给模型及考虑期望管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为政府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