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石英增强光声检测系统中石英音叉共振信号的特征及提取要求,设计了一款六阶切比雪夫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根据切比雪夫滤波器理论和Sallen-Key拓扑结构模型完成实际电路的设计,并通过石英音叉共振特性测试实验对滤波器的性能做出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能对石英音叉光声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并无失真放大,其性能指标满足:通频带宽935 Hz,波纹0.8 dB,带外衰减51 dB,品质因数(Q)值35.09,能有效抑制环境噪声,可用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检测领域光声前端信号的处理。
摘要:针对小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功率不可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边LCC谐振补偿网络的功率可调充电方案,建立了无线充电系统等效模型,分析控制常量对系统输出功率以及传输效率的影响。设计了无线充电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改变控制常量,对负载和输出功率以及传输效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控制常量,对3~15Ω负载,输出功率均可以实现3~10 W可调,且系统最大传输效率为88%,能够实现无线充电系统功率可调的目的。
摘要:通过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的岩心观察显示,方解石脉作为天然裂缝的充填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页岩的破坏模式,研究含方解石脉页岩的破坏特性对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的起裂、扩展行为的预测与工程设计有重要意义。为揭示方解石脉对页岩力学特性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进行0°、15°、30°、45°、60°、75°和90°7种倾角的单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并结合CT扫描技术、有限元计算,构建了三维细观数值模型,讨论不同角度方解石脉对页岩的细观破坏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页岩微裂纹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方解石脉角度页岩的声发射和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变化基本相同,均经历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峰后破坏阶段等4个阶段,各阶段区分明显,特征强度的变化曲线整体呈“U”形,变化程度不断加快,θ为75°时为最低值;(2)方解石脉显著影响页岩的破坏模式,随着角度的提高,由劈裂破坏转变为劈裂型剪切破坏再到剪切滑移破坏,最终变为劈裂张拉破坏;(3)重构的三维模型和物理试验的表现较为一致,并且能够观察到页岩内部和表面裂纹扩展与贯通过程,声发射的空间分布反映了不同阶段下的压缩、张拉和剪切破坏的单元类型,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含方解石页岩的破裂机制;(4)页岩的宏观力学特征同时受方解石和基质的影响,体现了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方解石角度越高,对滑移导向作用越强,试件的力学性能越弱。
摘要:重点研究了C12~24正构烷烃在加热、光催化和化学催化条件下氯化反应的反应特征,并对这3种氯化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化学催化氯代反应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70℃,催化剂加入量1%(质量分数),进氯速度25g/h。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氯代烃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摘要:一、前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集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于一体,致力于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火工装置技术、空间激光探测技术、航空光学遥感技术、复合材料结构成型技术六大专业的探索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研究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家提出的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的号召,大胆尝试,积极创新,提出了"寓军于民、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