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宋玉书"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形式凝聚力的涣散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4期40卷 127-131页
作者:宋玉书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文化权力格局的改变以及影视改编带来的传播效应和经济效应,使印制出版与改编"触电"同时成为文学写作设定的目标。"触电"的追求将文学审美引向影视化、市场化,消解了文学创作的单纯和自律,改变了文学艺术的个性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文化形象传播:如何建构21世纪的中国文化形象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4期16卷 85-91页
作者:宋玉书 刘学军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丹东市行政学院 
如何进行中国文化形象传播,不仅直接影响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记忆,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评价。中国应当充分利用世界关注中国的契机,用好中国文化形象传播的话语权,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展示成长于传统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招幌的广告意义和审美价值
收藏 引用
《广东民俗》2000年 第2期 44-46页
作者:宋玉书 
招幌伴随着商业的兴盛而产生、发展,并由于横向的广泛传播和纵向的世代传承成为一种商业宣传习俗。无论中国还是外国,过去还是现在,凡是有店铺的地方就一定有招幌,招幌这一商业习俗何以能够生生不息,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益广告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
收藏 引用
《中国广告》1997年 第6期 34-36页
作者:宋玉书 
公益广告具有独特的德育美育功能,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近年来公益广告及其创作在我国倍受重视。在已推出的公益广告中优秀之作颇多,影响很大;但也有一些作品质量低下,功效甚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行业形象与公益广告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1期29卷 100-103页
作者:宋玉书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广告行业需要为自己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而积极参与公益广告活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正是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最佳手段。广告公司和大众媒介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公益广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市、商民俗与现代商业广告的民俗文化底蕴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 第2期 8-12页
作者:宋玉书 
悠久古朴的民俗文化与促销求利的商业广告有不解之缘。无论在过去时代还是当今社会,民俗文化与商业广告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研究二者的关系及其特点、规律,探讨民俗文化在商业广告中的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民俗文化对于商业广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性——新时期报告文学论争的焦点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2年 第3期 51-56页
作者:宋玉书 
报告文学是“匆忙而多变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①由于时代的“匆忙”和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我国的报告文学倡导者在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的情况下发起了报告文学运动。这样,虽然三四十年代报告文学创作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但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困惑之后的积极选择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7年 第1期 55-58页
作者:宋玉书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快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不仅以工具的形式为文学的生产、传播以及文本的转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制约性力量进入文学内部,以自己的技术特质规约文学基本的美学特征、艺术语汇和语法规则,用自己的运作理念、运作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改编的市场逻辑与艺术规定
收藏 引用
《新世纪剧坛》2015年 第4期 45-50页
作者:宋玉书 张晓满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影视改编是两种异质艺术的转换,从文学作品到电影、电视剧,不仅是叙事介质的变化、文本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改变,还有内容、风格、审美价值等诸多变动。影视改编在市场和艺术的双重规约下进行再生产,既要遵从市场逻辑,也要遵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修复传统激浊扬清——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批判精神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1年 第5期 12-16页
作者:宋玉书 
批判精神回归,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