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尚银生"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浅层地热能不同开发方案对深层地下淡水咸化效应研究》一文商榷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22年 第9期53卷 1140-1142页
作者:尚银生 尚许雯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3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水利学报》2022年第5期发表的《浅层地热能不同开发方案对深层地下淡水咸化效应研究》[1](以下简称《研究》)利用孔隙地下水渗流-热量运移-溶质运移多场耦合数值模型,探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对浅部咸水入侵深部淡水的影响。研习该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收藏 引用
《工程勘察》2002年 第1期30卷 35-36页
作者:尚银生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 
本文概略地分析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存在的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此心安处——《岩土工程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岩土工程典型案例述评>自序》读后
收藏 引用
《工程勘察》2015年 第11期43卷 97-98页
作者:尚银生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13 
2015年《工程勘察》第六期刊登了顾宝和大师的一篇短文,在其关于岩土工程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论述中,不仅论述了如何进行研究探索、科学量化自然过程及其结果,同时指出了现代化社会岩土工程勘察中一些不幸的行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与可持续开采量:地下水动力学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分歧》一文的理解与体会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13年 第2期44卷 250-252页
作者:尚银生 胡孟卿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 
《水利学报》本着负责的态度,及时转发了读者来信所关切的3个问题。陈崇希、薛禹群两位先生先后发表了相应的观点。其引经据典的探究、措辞犀利的辩驳,理清了原来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和观点,使人获益匪浅。结合对两文的理解与体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年 第4期45卷 165-168页
作者:尚银生 杨浪峰 梁进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 
针对所谓的井抽水流量公式,指出其在按达西定律进行推导时,过水断面的确定存在错误,不能反映抽水状态下井周侧进水的实际渗流状态。其公式中的补给半径及C值的确定无理论依据。由于水力性质不同,也不能以所谓的承压水抽水试验去验证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收藏 引用
《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 第3期14卷 139-140页
作者:尚银生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 
概略地分析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附件中《地下水源论证》部分的几点认识
收藏 引用
《工程勘察》2006年 第9期34卷 25-27,38页
作者:尚银生 贾迎泽 闫金忠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13 
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实行取水许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措施之一。但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服务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时,地下水源论证的深度应如何定位?它与供水水文地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几类灌注桩的垂直承载性状及其性能价格比分析
收藏 引用
《矿产勘查》2002年 第7期 21-23页
作者:尚银生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通过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 ,对端承于中粗砂、角砾层之上的几类大直径灌注桩的垂直承载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无论扩底与否 ,后压浆前、后几类试桩的Q -S曲线特征发生明显变化 ,但桩的承载性状未发生根本改变。相同荷载条件下 ,扩底桩与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于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工程勘察》2010年 第4期38卷 31-33页
作者:尚银生 宋建民 吴有志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13 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太原030024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太原030001 
本文根据地下水赋存特点,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的不足之处。建议尽可能起草、发布适合地下水赋存特点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尽可能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人民群众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源论证的技术要求及其它
收藏 引用
《工程勘察》2008年 第S2期36卷 209-211页
作者:党军 尚银生 梁建国 师振华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13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太原03001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地下取水水源分级论证技术要求中,对C、D级允许开采量所对应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程度、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方法、地下水资源评价程度,三者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及对水资源论证的分类分级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