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尹传盛"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靶参数对收缩几何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诊断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7年 第2期37卷 146-154页
作者:何凯 缪文勇 涂绍勇 袁永腾 贺拾贝 尹传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面向背光照相技术是诊断惯性约束聚变(ICF)中瑞利-泰勒(RT)不稳定性的重要方法,讨论了利用该技术对球形靶丸扰动幅度测量时由于收缩几何效应带来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了一个简化模型下扰动振幅的实际值和测量值,讨论了偏移距离、靶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冲击波波后辐射效应对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增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21年 第20期70卷 157-166页
作者:袁永腾 涂绍勇 尹传盛 李纪伟 戴振生 杨正华 侯立飞 詹夏宇 晏骥 董云松 蒲昱东 邹士阳 杨家敏 缪文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621900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辐射冲击波波后物质具有辐射属性,它通过扰动界面引起的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的增长有别于通常的冲击波.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开展冲击波波后辐射效应对界面不稳定性增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认识波后辐射对界面增长的影响过程及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间接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4年 第12期36卷 22-28页
作者:涂绍勇 蒋炜 尹传盛 于承新 范征锋 袁永腾 蒲昱东 缪文勇 胡昕 李晋 杨轶濛 车兴森 董云松 杨冬 杨家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94 
研究收缩几何下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对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降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和混合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神光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辐射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观测到模耦合现象,以及收缩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首次全束组六通柱腔内爆物理实验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年 第11期30卷 1-2页
作者:董云松 李欣 杨家敏 黄天晅 缪文勇 况龙钰 景龙飞 唐琦 彭晓世 陈家斌 宋仔峰 张兴 董建军 杨志文 邓博 陈韬 邓克立 王强强 孙奥 杨轶濛 刘祥明 李朝光 梁志远 陈忠靖 尹传盛 蒋炜 杨冬 王峰 邹游 康洞国 郑无敌 邹士阳 丁永坤 江少恩 张保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六通黑腔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的新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驱动腔型。在大型激光装置上采用全束组注入方式,首次获得了新型六通黑腔10~20倍收缩比综合内爆完整配套实验数据,实现最高YOC2D(实验产额/二维模拟产额)达80.4%的综合内爆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问题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年 第1期33卷 1-60页
作者:王立锋 叶文华 陈竹 李永升 丁永坤 赵凯歌 张靖 李志远 杨云鹏 吴俊峰 范征锋 薛创 李纪伟 王帅 杭旭登 缪文勇 袁永腾 涂绍勇 尹传盛 曹柱荣 邓博 杨家敏 江少恩 董佳钦 方智恒 贾果 谢志勇 黄秀光 傅思祖 郭宏宇 李英骏 程涛 高振 方丽丽 王保山 王英华 曾维新 卢艳 旷圆圆 赵振朝 陈伟 戴振生 谷建法 葛峰峻 康洞国 张桦森 乔秀梅 李蒙 刘长礼 申昊 许琰 高耀明 刘元元 胡晓燕 徐小文 郑无敌 邹士阳 王敏 朱少平 张维岩 贺贤土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94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高能量密度物理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上海20180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230039 
激光聚变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一直是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实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所面临的最大科学障碍(属于内禀困难)是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引起的非线性流动的有效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