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尹明五"
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音色的结构作用——论卢托斯拉夫斯基《第二交响曲》音色对比与配器布局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 第2期 13-21,4页
作者:尹明五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文章从音色对比和配器布局两个方面分析了卢托斯拉夫斯基的《第二交响曲》,认为作曲家以音色-音响特征的处理,作为形成作品结构的重要手段进行创作,同时其艺术审美观,富于个性化的技术手段和音乐语汇,使他的创作特别是《第二交响曲》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立青管弦乐配器语言探赜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 第3期 34-51页
作者:任磊 尹明五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芜湖241000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上海200031 
杨立青的管弦乐作品在中国管弦乐创作历史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当代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管弦乐配器艺术是其学术研究的核心。将“音色—音响”因素作为管弦乐创作的主导性思维、总体艺术构思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 第3期 54-68页
作者:尹明五 何言上海音乐学院上海200031 
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在新环境下,呈现出了新的音响观念: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音响表达——从民族性音色的吸纳到地域性特色的凸显;对现代配器技术的探索——基于开放发散的思维和多重因素并重的视角,使纵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