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基于响应面设计优化牦牛乳酥油酶解工艺。方法采用脂肪酶对牦牛乳酥油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3个因素为自变量,并以酥油及酥油奶茶感官评分为响应指标,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牦牛乳酥油酶解工艺。结果当脂肪酶的添加量为0.48%、酶解时间为3.75 h、酶解温度为46℃时,可以获得最优的酶解效果,在此条件下酶解的牦牛乳酥油色泽光亮,乳香味纯正,膻味明显得到改善,用酶解后的牦牛乳酥油配制的酥油奶茶膻味适中,口味独特,感官评价较佳。结论采用脂肪酶对牦牛乳酥油进行酶解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牦牛乳酥油的滋气味、优化膻味,提升其附加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进一步开发藏区特色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摘要: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发现,大民屯凹陷潜山存在很多裂缝发育带,但是目前对于潜山油气藏的研究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技术。采用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对大民屯凹陷前进太古界潜山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为后续大民屯凹陷潜山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摘要:将综合设计性实验引入到药物分析课程中,结合学校实验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加味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含量,并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和方法学考察。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总结实验过程并进行实验结果讨论。旨在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探索精神,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药学专业型人才。
摘要:研究以牦牛乳粉、浓缩乳清蛋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分散性为响应值,采用混料设计对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配料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产品最优原料配料比为:牦牛乳粉10.4%、乳清蛋白84%、大豆分离蛋白4.5%、碳酸钙0.6%、复配矿物质0.2%、复配维生素0.2%、酪蛋白磷酸肽0.1%,在此结果下,得到的产品蛋白含量为74.8%。
摘要:为保证干湿法复合生产工艺生产的配方奶粉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试验研究了干湿法复合生产工艺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的衰减情况,分析了湿法工艺部分、干法工艺部分以及干湿法复合工艺中的营养素损失。结果表明,营养素衰减主要发生在湿法工艺部分,干法工艺部分基本无衰减,其中维生素C的总损失率为40.25%,铜的总损失率为26.41%,其他营养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因此在配方设计时除了要考虑营养素的货架期衰减外,还应考虑生产加工条件下营养素的衰减情况。
摘要:为得到冻干酸奶块的最佳配方,以酸奶块的综合感官分值为指标,以正交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探究主料脱脂乳粉、麦芽糊精、白砂糖,以及辅料酸奶粉、麦芽糖浆、果胶的添加量和浓度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脱脂乳粉添加量30.0%、麦芽糊精添加量11.0%、白砂糖添加量24.0%、酸奶粉添加量17.42%、麦芽糖浆添加量16.75%、果胶添加量0.62%、溶液浓度为24.87%。该试验为酸奶块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思政元素融入混合式创新教学在药理学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9级作为试验组采用思政元素融入混合式创新教学的方法,2018级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高阶思维题的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思政元素融入混合式创新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升。
摘要:为得到牦牛乳奶泡的最佳工艺参数,以牦牛乳奶泡的综合感官评分指标,以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探究压力、温度、时间和水分对终产品奶泡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压力-0.07MPa、温度70.474℃、时间25.328 min、水分26.003%,在此优化条件下牦牛乳奶泡的理论综合评分为93.932分。
摘要:基于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中药药理学第二课堂设计与实践。针对学生所需要的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对中药药效及机制等方面工作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同学,通过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三方面相结合,进行了以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为对象的中药药理第二课堂设计。结果表明三方面第二课堂均运行良好。学生反馈问卷显示,通过"理论、实验、临床三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综合素质。该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可以在中药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第一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药物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中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其中如何更好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显得极为重要。在传统高效液相色谱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由浅入深的进行了与高效液相色谱相关的实践教学改革。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提升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