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崔庆海"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预应力托梁抽柱在房屋改造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10年 第5期40卷 143-145页
作者:王琴 崔庆海 张鑫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济南250014 
青岛奥帆基地西地块商业中心,地下2层,地上3层(局部4层),框架结构。由于商业布局改变,需拆除1~2层共6个框架柱,拆除后框架梁跨度18m。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加固原有框架梁,取得较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失误导致混凝土梁开裂事故分析与处理
收藏 引用
《建筑技术开发》2003年 第11期30卷 61-61,99页
作者:刘清阳 赵考重 崔庆海 张鑫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济南250014 
本文通过混凝土梁开裂的工程实例,在复核原结构设计时,发现设计配筋不足是导致混凝土梁开裂的主要原因.现场检测结果说明,施工质量差、混凝土强度低是另外一个原因,最后提出加固处理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开裂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质量》2008年 第12X期26卷 31-34页
作者:周在权 崔庆海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沂源256100 山东沂源天宇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沂源256100 
为研究PVA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通过圆环收缩试验对纤维含量分别为0%,0.75%,1.5%的SHCC砂浆粉和纤维含量为0.9%的PVA增强混凝土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VA的掺入明显改善了砂浆抗干燥收缩的能力,SHCC呈现出多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建筑技术》2004年 第6期35卷 466-466页
作者:贾强 崔庆海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济南250014 
1接建工程连接处的设计为防止新建部分的沉降造成连接部位开裂,若建筑物新旧部分均为框架结构,连接处宜留设沉降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剪力墙置换加固中内力和位移变化研究——以龙奥御苑住宅楼加固工程为例
收藏 引用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7年 第5期32卷 496-501页
作者:李树明 王美杰 崔庆海 王欣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 
研究剪力墙结构置换加固过程中内力和位移的变化,可为相关置换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依据。文章以龙奥御苑住宅楼加固工程为背景,采用应变采集箱对部分墙体置换加固施工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并进行了相关的卸载试验,研究了剔完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多糖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 第5期31卷 816-820页
作者:崔庆 刘军 黄宝旭 郭长升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聊城252059 
目的:研究党参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响应面法(RSM)对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东北地区井漏特点及承压堵漏技术难点与对策
收藏 引用
《石油钻探技术》2008年 第3期36卷 20-23页
作者:刘四 崔庆 李卫国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山东德州253005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西南公司四川钻井分公司四川德阳618000 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三公司河南濮阳457001 
川东北地区地层裂缝和孔洞发育,且以纵向裂缝为主,漏失层位多,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井漏,同时由于两个或多个压力系数相差较大的地层并存于同一裸眼井段,钻开高压气层前的承压堵漏及固井施工前的承压堵漏工作难度大,周期长。分析了目前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种便携式冲击记录仪测量精度对比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18年 第17期39卷 129-134页
作者:仲晨 朱丽 赵冬菁 王丽丽 崔庆 黄昌曲阜师范大学日照276800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93 沃时派客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51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明确简易型冲击记录仪(鲸货物保镖)相比精密型路谱仪(SAVER)在数据测量上的精度差异。方法首先研究基于跌落冲击状态下包装件跌落高度的计算理论。其次制作试验包装件进行实验室自由跌落试验,利用鲸货物保镖与SAVER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安县棉田土壤氮磷钾肥配比与用量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 第S1期49卷 100-103页
作者:甘曦 潘道 杨长斌 邓前春 邓传云 吴勇刚 崔庆 郭良策 杨正武 钟琼公安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北公安434300 公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公安434300 公安县农业推广中心湖北公安434300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和大田示范对比试验,确定氮磷钾肥的比例和用量。结果表明,推荐的施肥比例和用量比习惯施肥增产显著,增产率达到25.5%。肥料元素效应以钾最高,氮效应不稳定,磷效应较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