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常凯"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堵塞引起的外侧水压及衬砌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2025年 第1期69卷 120-128页
作者:常凯 郭小雄 马伟斌 赵鹏 罗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 
为探究隧道排水盲管堵塞引起的衬砌外部水压变化规律以及对其结构的影响,通过FLAC3D软件建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渗透系数折减法模拟排水盲管的不同堵塞程度,研究不同水位高度、排水盲管不同堵塞程度、连续不同堵塞长度以及非对称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杂环境下隧道智能综合量测机器人研发与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铁路》2025年 第2期 35-43页
作者:常凯 王建盛 王巍 赵泽乾 范继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国铁川藏科创中心(成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1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隧道工程在复杂环境下的施工量测需求日益增长。针对铁路隧道施工,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的监控测量需求,通过现场调研、产品设计、测试应用等方法,研发一种智能综合量测机器人。该机器人集成了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 第11期 72-75页
作者:常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中210000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中复杂的情感。(重点)2.发挥想象,体悟诗歌意境,比较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难点)【课前准备】朗诵本诗,了解其大意;查阅背景资料,为本诗拟写推荐语。【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完本单元前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半导体极性界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9年 第16期68卷 42-50页
作者:张东 娄文凯 常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拓扑量子计算卓越中心北京100190 
半导体电子结构的有效调控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科学问题,也是主流半导体材料物性与器件设计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传统栅极技术只能在小范围内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带隙,作者从理论上通过人工设计半导体极性界面,产生约10 MV/cm的內建电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草木言我心——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大单元读写融通探微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 第18期 30-34,F0002页
作者:常凯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江苏南京210015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依循“选准学科大概念一确定学习目标一明确预期学习成果一建构评价机制一设计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路径,以七下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和八上《白杨礼赞》组合成的大单元为例,开展逆向设计与正向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船用组合舵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船舶》2001年 第1期12卷 33-37页
作者:常凯 
基于船用组合舵的设计 ,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平衡比优化设计方法 ,为选择合理的舵机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窃读记》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 第11期 59-61页
作者:常凯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学院附中 
【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的极度渴望。2.探究文章思想情蕴,和突转等巧妙构思。体会“我”对窃读理解文章设置悬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我”对窃读的极度渴望。难点:探究文章思想情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 第6期 61-63页
作者:常凯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学院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1.略读文章,整体感知全文;分析曲折情节,理解文章层层设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2.细读文章,理解“驿路梨花”含义,把握弘扬互帮互助精神与淳朴民风的主旨。一、导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我们初识了“略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 第8期 61-64页
作者:常凯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210000 
【教学目标】1.揣摩人物形象,理解本文的寓意。2.探究写法,学习寓言是如何突出寓意的。【课前准备】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全文,标出难解的字词。【教学过程】一、勾连旧知,重温寓言寓言是什么?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是这样解释的(PPT):寓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校园主题文化长廊:吾家吾国寄情思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 第26期 78-84页
作者:常凯南师附中实验初中江苏南京210015 
【设计说明】本任务群意在引导学生阅读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建构的艺术世界,“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思考,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