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常如瑜"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20世纪30年代洪深电影理论及其生态维度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0年 第8期 49-52页
作者:常如瑜 岳芬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洪深(1894-1955),江苏常州(武进)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在戏剧理论和电影理论等领域,洪深为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1]。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现代电影文学之所以能够对中国新文学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13年 第4期 27-31页
作者:常如瑜 岳芬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在整个20世纪,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得不面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大变迁时代,开始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生态电影成为传统文学艺术之外又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创作形式,而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兴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被解救的姜戈》与后殖民审美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13年 第6期 73-76页
作者:王立 常如瑜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被解救的姜戈》是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杰作,其内容复杂离奇,充满塔伦蒂诺式的黑色幽默和审美个性。该片宣扬了黑人奴隶姜戈的个人觉醒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后殖民语境来看,整部影片是对黑人与白人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黎族服饰图案的心理内涵
收藏 引用
《艺海》2012年 第2期 123-124页
作者:常如瑜 翟蕾蕾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 
黎族服饰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极具代表性,其花纹以自然之物为基本表现形式,反映出黎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基本认识。黎族服饰图案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色彩、线条、结构等形式方面,更是蕴含着深层的心理内涵,体现出黎人最原始的宗教情结——祈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破坏与癫狂:现代人生态中的偏执心理
收藏 引用
《粤海风》2010年 第6期 10-12页
作者:常如瑜 
当疯癫不再成为具有神性的巫师的专属,当宗教降格成为心理慰藉而不再是不可争辩的真理,当圣像画成为艺术形式而不再是仅供信徒们顶礼膜拜的时候,人类对于整个自然界以及生态整体的观念和态度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