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干福熹"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蓝光相变光盘的多层膜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3年 第12期23卷 1513-1517页
作者:刘波 阮昊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为了使光盘获得优良的记录 /读出性能并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 ,必须优化设计相变光盘的多层膜结构。采用自行设计的模拟分析相变光盘读出过程设计软件 ,从光学角度出发模拟计算了蓝光 (40 5nm)相变光盘的膜层结构 ,研究了多层膜系的反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蓝光磁光盘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3年 第9期23卷 1090-1094页
作者:王现英 张约品 阮昊 沈德芳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以TbFeCo作为蓝光磁光盘的记录介质 ,需要对传统磁光盘热、光学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载噪比。利用光学特征导纳矩阵法对改进结构的磁光盘膜层进行了优化设计 ,得到了较好的匹配结果 ;并通过热学计算得到了记录膜体温度分布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分辨近场结构中Bubble微结构的远场光学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08年 第1期37卷 177-180页
作者:瞿青玲 王阳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以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超分辨近场结构中Bubble微结构对高斯光束的衍射模型.分析了PtOx型超分辨近场结构(PtOx-Type-Super-RENS)中Bubble微结构的远场光学特性.结果表明,设计的Bubble微结构形成过程的简化模型可基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只读式超分辨光盘的膜层设计和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2年 第4期29卷 366-370页
作者:李进延 阮昊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超分辨技术是一种无需减小记录波长或增大数值孔径而提高存储密度的方法。Ge Sb Te是一种良好的相变光存储材料 ,在超分辨光盘中可作为掩膜。利用多层膜反射率的矩阵法计算了掩膜为Ge2 Sb2 Te5薄膜的超分辨只读式光盘的光学参数与各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盘预刻槽形测量的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1993年 第11期20卷 834-836页
作者:吴章华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上海201800 
本文报道用自行设计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光盘预刻槽进行测量。为观察大范围的结构,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大范围扫描头(~6μm),并成功地观察到预刻的槽形,给出了光盘预刻槽的灰度图像、三维轮廓像及剖面轮廓。为评价预刻的槽形提出了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变光盘的多层膜结构
收藏 引用
《激光与红外》1991年 第3期21卷 47-50页
作者:薛松生 范正修 干福熹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实用的相变光盘膜应由包含相变介质膜和匹配膜的多层膜结构绍成。本文根据膜系特征导纳矩阵,匹配设计了相变光盘的多层膜结构。设计结果表明:(1)λ=8300 处多层膜结构较单层膜结构(只有相变记录介质膜)对写入激光吸收提高一倍左右;(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块化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系统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5年 第8期32卷 1127-1131页
作者:高秀敏 徐文东 周飞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蓝光光存储是信息存储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测试系统是研究蓝光光存储材料的必备条件。为建立蓝光光存储研究平台,设计和搭建了一套模块化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系统。激光工作波长为406.7nm。系统采用调制解调技术降低系统噪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晶硫系玻璃半导体Ge(S,Se)_2薄膜的光致效应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02年 第8期47卷 569-571页
作者:刘启明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报道了GeS_2和GeSe_2非晶半导体薄膜经过光照后,薄膜的光学透射边均出现绿移,这种绿移在预先退火后的薄膜中是可逆的,即退火薄膜经光照后光学透射边的绿移可以通过对薄膜进行第2次退火而使薄膜的光学透射边恢复到原来第1次退火的位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记录角度对光聚物全息存储布拉格偏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2年 第11期29卷 975-978页
作者:黄明举 姚华文 陈仲裕 侯立松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推导了光聚物全息存储布拉格偏移与记录角度的关系公式,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结果表明,光聚物全息存储的布拉格偏移与记录角度有比较大的关系,对于倾斜光栅,记录过程中参物光夹角越小,布拉格偏移越大。该结果对光聚物高密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组分氟化物玻璃光纤材料的红外吸收损耗研究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进展》1989年 第4期3卷 360-367页
作者:张立鹏 干福熹 姜妍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本文从氟化物玻璃组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出发,分析了氟化物玻璃中常见的39种氟化物对其红外多声子吸收损耗的影响,并建立了一整套相应的参数(α_(0i),ω_(0i),A_i)。运用这些参数不仅可定量地估算已知组成玻璃的红外吸收损耗值而且还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