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庄哲民"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环境参数融合的智能气体传感器设计
收藏 引用
《计量学报》2004年 第4期25卷 380-383页
作者:庄哲民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广东汕头515063 
由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对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智能气体传感器设计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气体传感器的各种环境参数进行数据融合,以获取准确的被测气体浓度值。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C的生物膜多功能压电换能器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 第7期20卷 1488-1493页
作者:李芬兰 庄哲民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广东汕头515063 
频率特性与生物膜的位置和大小的关系是设计多功能生物传感器的关键.设计了微悬臂梁MC(Micro Cantilever)、压电元件和生物膜组成的多功能传感器,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微悬臂梁的弯曲振动模型的固有频率与节点位置的关系,确定了如何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人工嗅觉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 第1期34卷 28-31页
作者:庄哲民 黄惟一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汕头515063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6 
利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交叉敏特性 ,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神经网络相结合 ,构建了一个用于临场感机器人的人工嗅觉系统 ,用于气体的定性识别 .自组织神经网络 (SOM )将被测气体的多维特征信息映射到一个二维平面上 ,从而实现了对被测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不平衡扩展模型的火灾信息分布式压缩感知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第1期43卷 39-44页
作者:庄哲民 吴力科 路小波汕头大学电子系汕头515063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0096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与计算的不均衡而导致部分节点能耗大的问题,首先结合图论中二部图思想,将不平衡扩展模型应用在分布式压缩感知上,并设计出一种与该架构相对应的分布式算法.该算法通过一个列稀疏度确定的稀疏随机二值矩阵决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高单片机数据传送速度的新方法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仪表》1999年 第8期20卷 32-33页
作者:庄哲民汕头大学广东汕头515063 
介绍使用DMA芯片8237A,设计了单片机系统下DMA工作方式的硬件及软件,实现了大量数据的快速传递与存储.实际使用证明,单片机系统下的DMA方式是可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嗅觉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仪表》2003年 第4期24卷 17-19页
作者:庄哲民 刘少强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汕头515063 中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75 
利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交叉敏特性 ,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相结合 ,构建了一个用于临场感机器人的人工嗅觉系统 ,用于对气体的定性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 第6期56卷 19-22,56页
作者:庄哲民 汕头大学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汕头大学工学院 
现代企业与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都对学生在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交流等人际交往技能以及大系统调控能力四个方面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串行总线过孔结构优化及设计与仿真协同流程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2017年 第8期43卷 32-36页
作者:吴均 黄刚 庄哲民深圳市一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 Cadence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56 G PAM4已经是近年来高速串行总线设计的新热点,同时行业也开始关注56 G NRZ和112 G PAM4的实现。速率提升带来了通道设计的挑战,尤其是过孔结构的优化,是无源通道性能的关键指标。从两方面来介绍过孔结构优化,首先讨论如何确保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环形缓冲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收藏 引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1998年 第3期13卷 264-267页
作者:庄哲民 蔡清福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 
环形缓冲区结构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很多优点,本文介绍环形缓冲区的基本原理,使用SRAM芯片实现了存储区的环形结构,设计了一个实时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高速采集与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收藏 引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1996年 第5期9卷 29-30,33页
作者:庄哲民汕头大学电子工程系515063 
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微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干扰的形成、抗防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