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庄大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为文化策略一辩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 14-16页
作者:庄大山 
一位已经颇有成就的架上绘画作者如何封存起调色板,走向观念艺术,走向行为艺术,走向装置艺术?跨出架上绘画的最后疆界的内在趋动力到底是什么?答案大约是会因人而异的。但比较共同的一点理由是,艺术家试图通过艺术所要表达的东西太广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英若识教授侧记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 第2期 86-94页
作者:庄大山 
他,英若识,男,满族,北京人,1935年生,版画教授,吉林省政协委员。浑身“京味”,却无半点市井气。他博学多识,简直象一部活的辞书,象一套活的目录索引卡。听他聊,听他侃,即便一句不讲艺术,听起来却似乎都是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谢德庆行为艺术的随想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6年 第Z1期 76-77页
作者:庄大山 
著名的“行为艺术”画家博伊于斯说:“艺术扩展了的概念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它表明内在的眼睛比外部发展的形象远为关键”。行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以创作者的行为作为“内在的眼睛”,使接受者在其幽深的瞳孔中映照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被笔墨成全的修行——读邸杰宜书法作品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9年 第9期 224-231页
作者:庄大山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专业艺委会 
几十年来,凭借悬梁刺股、刻苦发奋的精神,邸杰宜一直在书法道路上静心潜修传统,探究古今精粹,并博采众家。其风格面貌日臻成熟练达,笔墨近乎炉火纯青。多年的艺术实践让邸杰宜明白:书法首先是显而易见的一整套固定笔法之集合,深而探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耐人寻味的循环——析中国当代美术思潮的运行轨迹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8年 第1期 11-14页
作者:庄大山 
每当艺术的定义被重新阐述一次,都会带来一阵兴奋与骚动。尽管这种兴奋与骚动古往今来大多限于一定的文化圈内,但毕竟以自身独特的运行轨迹装点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犹如沿着车履一路飘落下来的野花碎瓣,人们对它所发出的由衷感慨,除了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灵之色浸染的自然之光——英若识教授域外写生作品随感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 第2期 61-62页
作者:庄大山 
1976年,20岁的我裸露着下乡知青黝黑的皮肤,穿着国防绿色的旧军上衣,怀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师热忱,在当时省艺校一位在校生朋友的带领下,来到了长春建设广场附近一所简易的“五七楼”(“文革”后期专门安置回城“五七战士”的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了不起的“淘气鬼”——帕勃拉·毕加索的艺术探索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3年 第Z1期 42-44页
作者:庄大山 
“淘气鬼”3个字无疑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贬意词。一般“有幸”得到这个称号的都是那些十五、六岁以下的男孩子们。老辈上人有这么一说:小时候的淘气鬼,长大了都聪明。 这就是说淘气蕴含着创造的雏型,一颗生来不安分的心灵往往是通过淘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人文精神的平庸和失落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 第4期 20-23页
作者:庄大山 
学术界当今兴起了一个宏观性的话题: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普遍平庸与失落。 作家王蒙对此似乎干脆采取取消主义的说法:中国从来没有过真正的人文精神,根本谈不上什么平庸与失落。 想要确证或反驳“人文精神在中国到底有没有过”,双方都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聪明与执拗之间——王钰锋油画小议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7年 第9期 29-48页
作者:庄大山吉林市教育学院 美术教师 
在绘画的母题意义和形而上意味被充分淡化了的语言型作品中,有两种艺术态度映射出现实生活中的两种性格类型。第一种在画面上执拗地追求某种预定效果,可以说是以目的对手段的不王钰锋近照断否定与矫正为已任。第二种在绘制中左右逢源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来自本真的困惑——胡悌麟的油画之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7年 第12期 34-79页
作者:庄大山吉林教育学院 美术教师 
在一 个阴雨的 夏日里, 跟随胡悌 麟教授走 进他的画 室。六十 二岁的画 家脱掉被 雨水淋湿的T恤衫,光着膀子翻弄出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油画,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那神情和动作很象手工作坊里初得真传、刚刚出师而踌躇满志的青年学徒,话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