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前,模块化设计被认为是工程设计的趋势所在。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特点,介绍和阐述了SP3D三维设计软件在模块化设计中的一些应用,旨在提高模块化设计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摘要:【目的】研究水氮运筹对化学封顶棉花二次生长形态及发生规律,优化水肥调控结合化学封顶技术,有效控制棉花二次生长,为塑造棉花株型、调控采收的吐絮时间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氮(纯N)量,设3个施氮(纯N)水平:N1、N2、N3分别为150、300、450 kg/hm^2,副区为灌溉量,设3个灌水水平:W1、W2、W3分别为3000、4500、6000m^3/hm^2。分析水氮处理对化学封顶棉花二次生长前后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增加延长棉花生育期,增加棉花植株株高、果枝数、二次生长率;施氮量(是)控制棉花干物质和产量形成因素。灌水处理为4500和6000m^3/hm^2时,化学封顶棉花株高和果枝台数较高,易发生二次生长;施氮量在300 kg/hm^2时,产量及其构成均高于其他。水氮处理组合以处理N2W2、N2W3表现较优,产量分别为6349.21、6203.54kg/hm^2。【结论】对化学打顶棉花,适当水氮运筹可控制棉花二次生长现象,且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无显著影响。
摘要:荒漠灌木生物量估测是研究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荒漠灌木地上生物量的野外实时、无损、快速估测,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和方法,研制了一种荒漠灌木地上生物量的野外测量装置,综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了测量装置上运行的荒漠灌木地上生物量无损快速估测软件。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150株柽柳为试验对象,验证荒漠灌木地上生物量无损快速估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以柽柳图像俯视面积(S)为自变量建立生物量模型B=15.215+369.44S-42.03S^2+1.668S^3最优,决定系数(R^2)最大,与人工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该系统估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9.12g,平均系统误差为1.73%,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18.59%,估测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39 1,能有效测量生物量,为无损快速估测荒漠柽柳地上生物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打顶与化学封顶的有效结合方式和精准的棉花打顶技术,为丰富棉花栽培措施、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人工打顶作为对照,设计先人工打顶再喷封顶剂和先喷封顶剂再人工打顶两种打顶结合方式与3个化学封顶剂剂量,测定不同处理棉花的叶枝长、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及产量等,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人工打顶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其株高减低6.37%,平均叶枝增长量减少了0.35 cm;棉铃脱落数较低,果枝数较少,倒1、倒2和倒3果枝长度增加了3.36 cm,棉株单株铃数增加。各剂量处理对叶枝长、果枝长及果枝数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300 mL/hm^2剂量处理棉花棉铃脱落数较低,单株棉铃数为6.25个,籽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779.99与3203.02 kg/hm^2。【结论】人工打顶后5 d喷施化学封顶剂300 mL/hm^2,可以抑制无效枝的伸长,防止蕾铃脱落,约增产15.28%。
摘要:试验比较分析4种不同灌水频次对化学封顶与人工打顶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选用新陆早57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6次、8次、10次、12次4个灌水频次,副区为打顶方式,分为化学封顶、人工打顶。研究发现:灌水频次与产量呈正相关,且随着灌水频次的增加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延长,最多延长18 d。不同灌水频次下,化学封顶棉花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较人工打顶长1~5 d,说明提高灌水频次和化学封顶均能使棉株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延长、积累量增大,同时使氮素吸收量增多。不同灌水频次下,化学封顶棉花蕾铃脱落率较人工打顶高2.47%~9.21%,化学封顶及人工打顶单铃重分别为0.06~0.49 g和0~0.28 g,籽指分别为0.19~1.67 g和0.11~0.81 g,说明化学封顶棉株对水肥更加敏感,化学封顶能延长棉株生育期使棉籽更加饱满,有优质育种潜力。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的脱叶剂喷施时间及脱叶效果较好的脱叶剂,研究了大田条件下脱叶剂喷施时间及脱叶剂种类对棉花叶片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脱叶剂对棉花生理效应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脱叶剂喷施时间为主区,脱叶剂种类为副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540 g/L脱吐隆悬浮剂(主要成分为18%噻苯隆和36%敌草隆)及5.5%噻苯隆悬浮剂后,棉花叶片中脱落酸(AB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生长素(3-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其中脱吐隆对叶片膜系统破坏严重;在棉花吐絮率为50%时喷施540 g/L脱吐隆悬浮剂,25 d后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可达90.1%和99.9%。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