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云翼"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汕尾外侧冷水跨陆架输送的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 第4期51卷 746-752页
作者:张云翼 江毓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采用三维斜压非线性海洋模型(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设计1个标准模式和2个理想实验,研究汕尾外侧冷水跨陆架输送的影响因子并估算其量值.标准模式中汕尾外侧存在高密冷水团在陆坡处涌升并向内部陆架输运,且在等深线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韵生动”的美学意蕴
收藏 引用
《美术向导》2012年 第4期 65-66页
作者:张云翼湖南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气"是中国哲学的元点。"气韵生动"以"气"的哲学为基点,以"生"的美学为延伸。中国画是通过一张画去体验宇宙的生气、表现生命的意韵。"气韵生动"的提出极大地延伸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画线描与线型思维——从线描与线型出发兼谈石涛“一画”论
收藏 引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5期25卷 143-144页
作者:张云翼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画线描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族群心理,体现为一种生命气象的符号表达,是一种"道法自然"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在以线条描绘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线型思维的模式,它构筑了中国画艺术大厦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国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教育学立场看中国人物画创作、构图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资讯》2007年 第10期5卷 172-173页
作者:张云翼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 
翻捡中国传统绘画论著,有关人物画创作、构图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研究几乎要白手起家。从教育学的立场来看,人物画的创作研究必须注重每个效果背后的逻辑训练过程并把它理性的展示给人看。古代人物画创作、构图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PLS的VPN系统分析及其UML描述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S1期31卷 379-380,386页
作者:张云翼 傅光轩 杨世平 张光建贵州大学网络研究所 
为了开发设计基于MPLS的二层VPN系统 ,对KompellaMPLSL2VPN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且用UML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描述 .在对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首先用UML顺序图对VPN成员自动发现进行描述 ,然后用UML活动图描述了二层VPN标记栈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因视角的中国画研究
收藏 引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 第1期33卷 153-155页
作者:张云翼 何敏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湖南衡阳421002 
在生物学上,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基因是生命的密码,是基因决定了中国画、油画的"物种"特质。"生命的密码"互相制约、相互提携共同打造了东方艺术的"中国"品牌。"中国"基因的变异与消失正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融合应急平台的民爆器材安管信息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科技通报》2017年 第2期33卷 242-244,263页
作者:郑远攀 张云翼 杨融 姚浩伟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郑州450002 郑州轻工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为促进民爆器材生产、运输和使用的安全,采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与应急平台指挥系统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一种融合应急平台的民爆器材安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讨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组成和系统拓扑;分析了应急指挥子系统应具有的功能;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象绘画之“意象”
收藏 引用
《作家》2008年 第18期 213-213页
作者:张云翼衡阳师范学院 
意象绘画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无论是刘勰的"神与物游",还是王夫之情景交融,他们对于"意象"学说的理论核心无非是"意"与"象"的统一,主观对客观的有限超越。意象艺术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意象素描论
收藏 引用
《科技资讯》2007年 第23期5卷 245-页
作者:张云翼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421008 
意象素描作为一种素描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意象素描纳入基础教学的范畴是对传统学院具象素描单一教学模式的补充与完善,是绘画基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意象"的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为广阔,人们对"意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合材料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9年 第11期 154-154页
作者:张晓川 张云翼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在20世纪中叶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中,综合材料艺术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美术学科,它以材料运用的随意性、画面效果的独特性、绘画观念的前卫性而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画家投身于材料实验的无穷乐趣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