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仃"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张仃
收藏 引用
《艺术沙龙》2007年 第1期 18-45页
作者:张仃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 
我宁可看八大山人的几根线,也不愿看郎世宁画得那么圆满。笔墨就像斗牛:惊险、冲突,变化莫测,乐在其中。我重视写生,重视情景交融的直接感受,对我来说,写生本身就是创作。焦墨有极大的局限性,局限性一旦被克服,就是它的优越性。艺术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仃谈艺录选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10年 第2期 28-28,I0001,F0003页
作者:张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我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1日上午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均对张仃先生的逝世表达深切的哀悼。张仃先生无论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仃:植根民间(下)
收藏 引用
《紫禁城》2009年 第5期 8-17页
作者:张仃 李文儒 
“毕加索”加“城隍庙”李——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君武曾用“毕加索加城隍庙”来评价您的画。您对这句话怎么看?一方面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的物象,您是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又如何将其融合起来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贵的探索
收藏 引用
《美术》1994年 第2期 30-32页
作者:张仃 
人到中年,不论生活和艺术,都是一个坎儿。特别是这一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不小。而从事艺术教育的人,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在艺术上倘要有所追求,要加倍挤出时间与精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投机取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画抗战漫画
收藏 引用
《美术》1995年 第8期 15-16页
作者:张仃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了我的家乡东北,我被迫流亡到关内,开始了抗战漫画的创作。当时我只有15、16岁,画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很粗糙、很幼稚、很不成熟的,可是国难家仇使我不能平静,我不断地挥动画笔,要为拯救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安画派后继有人——赵振川画展观后
收藏 引用
《美术》1994年 第7期 25-27,48-50页
作者:张仃 
早在30年代初,日寇入侵东北,人民横遭涂炭,中华民族命运垂危之际,中国画处境也奄奄一息。多数中国画家借之营名营利,或以之作为结识达官显要的手段,或靠商品画以谋生。明清以来文人画笔墨愈成熟,内容愈空虚。这时,北方青年画家赵望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壁画之我见
收藏 引用
《装饰》1989年 第2期 9-10页
作者:张仃 
壁画是环境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建筑物空间、室内外墙壁与天花板进行绘画。但与其他绘画艺术截然不同的是:它必须与建筑物及其环境有机地结合。这便是给壁画以制约,同时由于空间广阔,保存时间久远(与建筑物寿命一致),它就更要求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的骄傲
收藏 引用
《装饰》1992年 第4期 14-15页
作者:张仃 
1936年我17岁,因参加进步活动入狱,刚从监狱出来.一无所有,靠画谋生,但屡被一些漫画刊物退稿。当时的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十分活跃。我在北京见到光宇画的《十日谈》,凭直感相信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艺术家。他的漫画政治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谈“民艺”
收藏 引用
《装饰》2000年 第1期 7-7,,8,页
作者:张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我的家辽西是山地,自古贫困、寒冷、风大,窗纸糊在外面,屋子里吊着悠车(摇篮).小时候我最感兴趣的是年节的艺术气氛.请新的灶王,烧掉旧灶王纸,用高粱秸扎小马,给灶王骑着升天.我对扎小马兴趣很高.小年一过,赶集的人多起来,我非常喜欢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在一代会上见到了毛泽东
收藏 引用
《中国作家(纪实版)》2006年 第11期 82-84页
作者:张仃东北画报社 
从1949年到2006年的57年中,中国经历了数次历史大变动,而被称为“阶级斗争(时代)晴雨表”的文艺显然一次又一次被推到时代发展的潮头,像中国作家协会这样一个全国性的人民团体,命运同样是波折不断。在1949、1953、1979、1984、1996和2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