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兴武"
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乱世情怀渐入词——王建时期的西蜀词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35卷 5-10页
作者:张兴武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建统治的20多年,是西蜀词发展的关键时期。词乐词调的不断丰富、创作环境和词人心态的日益成熟、词人与歌词数量的逐步增加以及“花间词风”的基本确立,都标志着西蜀词创作已取得了超乎前人的艺术成就。而西蜀词初兴的历史文化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来自蛮荒的艺术启示——《招魂》艺术形态初探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2期 116-120页
作者:张兴武 
当我们把艺术分析的种种方法运用到《招魂》这篇奇文中去时,它那荒诞怪异的群体形象,瑰丽浪漫的独特幻想,铺排夸张的艺术体制,以及由此形成的震撼人心的艺术美感,都是令人惊叹不已而又极难把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明白它究竟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初百年文学变革的人格及情感动因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45卷 49-55页
作者:张兴武杭州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2 
宋初百年制约文学变革的内在因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动因首先来自创作主体人格内涵的丰富与扩大。柳开、王禹偁及杨亿等"文士"群体从文学遗产中汲取艺术情感和审美经验的过程,为逐步摆脱五代遗风的困扰提供了积极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08年 第S1期29卷 65-68页
作者:张兴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610041 
依据中国核动力院新颁布的《计量管理规程》,结合计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对计量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特点和要求,提供了计量管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案,供从事计量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人员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宋“四六”研究的三重思考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15年 第3期 82-94页
作者:张兴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北宋"四六"创作谱派纷呈,名家竞秀,堪比六朝。但相对于"古文",骈体"四六"却久被冷落,既有研究成果也不够严谨科学。如果说将北宋"四六"艺术直接溯源至李唐骈辞的做法客观上忽视了晚唐五代、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8年 第6期 87-94页
作者:张兴武杭州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中心 
"太学体"问题是北宋文学史研究中久讼未决的疑案。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看法是:"太学体"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祜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的古文。它的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 第5期36卷 1-6,103页
作者:张兴武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兰州730070 
唐末五代是唐、宋两大文学高峰之间低谷渐进的过渡期 ,该时期文学思潮的衍变也呈现着乱世特有的奇异景象。“教化”诗说在对唐诗传统的眷恋中日益失落 ,崇尚“清词丽句”的艺术理想也因作家力不从心而流于无奈 ,同时 ,中唐苦吟诗人贾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崑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6年 第6期 118-127页
作者:张兴武杭州师范学院古典文学研究中心 
“西体”文学是宋初政治文化的外化形态。宋初几朝,南、北方文人政治待遇的悬殊差异,南方士人以文学为进身之阶的无奈选择,以及赵宋政权建立之初对“激扬颂声”的政治需求,共同造就了“体”文学以赋颂为主的价值取向;南方作家博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宋代理学诗的审美逻辑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6期38卷 69-79页
作者:张兴武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理学诗的创作是宋代学人思辨智慧的艺术表达。两宋鸿儒将儒学"义理"视为主体审美的对象存在,在"以求诚为本,躬行实践为事"的儒学探索中获得自在体验和精神满足。与此同时,他们将诗歌创作视为"明理"、&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09年 第3期 69-78页
作者:张兴武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宋初百年是唐、宋两代文学递变转型的关键期,文学经典的阶段性更替则从一个侧面清晰展示出宋初文学由复苏到转型的漫长轨迹。就诗歌而言,建国之初,众多文人为了满足"次韵相酬"的时尚需求而效法"元白","崇白&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