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其圣"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四川泡菜中潜在益生性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2022年 第22期43卷 165-172页
作者:史梅莓 伍亚龙 杨恺 吕鹏军 汪冬冬 唐垚 王勇 张其圣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益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眉山62000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00 
为筛选具有潜在益生作用和安全性的植物乳杆菌,以四川泡菜中分离的114株植物乳杆菌为出发菌株,进行耐酸性、耐胆盐能力、耐模拟胃肠液能力、自聚能力、致病菌共聚性、抗生素耐药性和溶血性研究。经过pH2.0酸性条件、0.2%浓度胆盐培养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年 第2期47卷 233-240页
作者:汪冬冬 鲍永碧 管锐 唐垚 明建英 李嘉仪 黄润秋 陈功 张其圣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00 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四川眉山620000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1130 
为研究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10、15、25、35℃发酵泡菜液的有机酸、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泡菜液重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10~35℃,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的物质成分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调味品》2021年 第4期46卷 78-81页
作者:朱翔 汪冬冬 明建英 陈功 唐垚 李恒 张伟 张其圣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6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成都611130 
为研究工艺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发酵过程中盐度、pH值、总酸、有机酸、游离氨基酸、质构及亚硝酸盐等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盐度都先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豆瓣酱中生物胺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调味品》2019年 第3期44卷 180-184页
作者:李雄波 邓维琴 万萍 张其圣 李恒 陈功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610106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生物胺是一类含氮低分子量有机碱,其在食品中主要通过微生物分泌的氨基酸脱羧酶使得相应的氨基酸脱羧形成。生物胺具有潜在的毒性,其已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豆瓣酱生产受限于历史惯性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其发酵体系为混菌发酵,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半干态豆豉高效发酵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性能评价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2024年 第5期45卷 31-39页
作者:王泽亮 邓维琴 刘书亮 李雄波 陈相杰 范智义 李婷 李恒 张其圣 李龙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为筛选出适用于半干态豆豉发酵的高效菌株,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产酶能力差异较大的6株米曲霉和1株毛霉的制曲效果及其发酵半干态豆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沪酿3.042和DM1、DM2代谢α-淀粉酶能力较强,发酵豆豉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酵用鲜辣椒中乳酸菌抗生素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收藏 引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年 第9期35卷 941-949页
作者:蔡婷 徐顾榕 林凯 宋菲菲 张其圣 陈功 蔡义民 张庆 向文良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1130 日本国际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筑波30528686 
以四川泡菜发酵用的新鲜二荆条辣椒表面上附着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四环素(TET)、链霉素(STR)和红霉素(ERY)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研究表明:用于发酵的鲜辣椒中,乳酸菌的含量约为2.18×104CFU/g,属于Weissella cibaria(61.9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代发酵泡菜母水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理化指标动态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年 第8期44卷 49-56页
作者:邓维琴 伍亚龙 陈功 李恒 张伟 朱翔 王勇 游敬刚 张其圣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为探明多代发酵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可培养方法分离鉴定各代泡菜母水中的微生物,同时测定泡菜母水中的总酸、pH、亚硝酸盐、有机酸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乳酸菌是泡菜母水中的优势细菌,主要由Lactobacillu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郫县豆瓣酱中高产蛋白酶曲霉的筛选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通报》2019年 第9期46卷 2272-2281页
作者:邓维琴 陈功 张其圣 陈相杰 范智义 李洁芝 李恒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背景】米曲霉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豆瓣酱的一个重要指标氨基态氮含量则直接由蛋白酶决定,因此米曲霉在豆瓣酱发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筛选一种高产蛋白酶豆瓣酱专用菌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长郫县豆瓣酱中的8种生物胺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2019年 第21期40卷 262-267页
作者:陈功 范智义 邓维琴 张其圣 李洁芝 陈相杰 张帅 李恒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不同发酵时长(1~96个月)郫县豆瓣酱中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8种生物胺的含量。结果显示,HPLC分析中,8种生物胺的检出限在0.17~0.35 mg/L之间,定量限在0.55~0.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郫县豆瓣酱及其原料、半成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收藏 引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4年 第6期43卷 164-172页
作者:范智义 邓维琴 王泽亮 李雄波 曾晓晓 李恒 张其圣 陈功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6 
系统分析了郫县豆瓣酱(豆瓣酱BCP)及其原料(蚕豆瓣BBC、鲜辣椒FCL)、半成品(霉豆瓣BKJ、辣椒醅PCL、甜瓣子BMR)在制曲、发酵、后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研究了郫县豆瓣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及来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