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改玲"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水流速度对单裂隙化学注浆浆液扩散影响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11年 第3期36卷 403-406页
作者:张改玲 湛铠瑜 隋旺华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16 
在不同水流流速条件下,对单一裂隙动水化学注浆浆液扩散规律和注浆堵水效果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水流流速越大,浆液沿逆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的扩散距离、固结体面积和堵水率越小,堵水效果越差;水流流速对逆水流方向扩散距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伤性泪道阻塞的CT检查
收藏 引用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年 第1期27卷 19-21页
作者:朱豫 张效房 张改玲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河南眼外伤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道阻塞的CT检查方法并分析其检查结果。方法 采用CT轴位扫描、冠状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方法 ,分析 12例泪道外伤的CT检查和结果。结果 CT轴位扫描良好显示泪囊和鼻泪管断面 ,冠状CT显示周围组织合并损伤 ,三维重建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发学习兴趣 加强素质教育
收藏 引用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 第2期19卷 79-81页
作者:张改玲太原市阳曲县一中山西太原030100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优化实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改革教学模式、增强作业多样性、抓好中差生的转化和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 ,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光纤与微震监测系统的注浆帷幕“浆-岩”组合体采动效应研究——以滇东北毛坪铅锌矿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4年 第5期53卷 1022-1036页
作者:袁世冲 张改玲 孙帮涛 韩贵雷 王志修河北地质大学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京津冀城市群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河北省地下人工环境智慧开发与管控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云南昭通657602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自然资源部金属矿山地下水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 河北省矿山地下水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28 
注浆帷幕是一项服务于矿山全生命周期的区域性防治水工程,其有效服役可以极大地降低深部采场的突涌水风险,保障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毛坪铅锌矿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地质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深部开采面临的突涌水风险较高.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情境探究的“细菌”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教学》2023年 第3期48卷 50-51页
作者:张改玲山东省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青岛266035 
在“细菌”一节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探究活动、构建应用概念的策略方法,融入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模型制作、实验探究、归纳综合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探究实践的“人体的呼吸”复习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教学》2023年 第12期48卷 38-40页
作者:张改玲山东省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青岛266035 
在“人体的呼吸”一章的复习教学中,创设“新冠病毒感染”的单元大情境,采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探究活动-评价提升”的策略方法,用建模的方式作为活动主线来理解重要概念,建构大概念体系,凸显探究实践,培养核心素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煤炭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阶段及任务
收藏 引用
《勘察科学技术》1994年 第4期 34-35,31页
作者:张改玲 隋旺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 
煤矿从勘探、设计、建井、生产至采后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论述了煤炭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研究型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及实践——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土质学与土力学”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教育》2021年 第2期30卷 49-52页
作者:隋旺华 杨伟峰 张改玲 董青红 吴圣林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在“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以研究型课程理念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并建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建立了以专业本领、创造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四种能力”培养和敬业引导、创新引导、执业引导“三引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反思
收藏 引用
《信息教研周刊》2010年 第15期 74-74页
作者:张改玲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实验中学 
反思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