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改琴"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溯古中求变 笔墨里流韵——漫谈刘小龙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0年 第6期 32-33页
作者:张改琴不详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书法展赛的举办,一大批青年书法脱颖而出,80后的刘小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娟秀灵动又不泛典雅的笔墨艺术博得了业内外的广泛青睐和高度赞赏,已然成为甘肃乃至全国书坛里有一定影响的一颗新星。出生于甘肃泾川县的刘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炼精神 终生不渝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8年 第7期 80-85页
作者:张改琴甘肃省文史研究馆 
我出生并长时间生活在陇东黄土高原,那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华夏最早的农耕文明,厚重的历史积淀营造了世代延递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也正是在这种氛围的浸润与熏陶中,我自幼便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直耕耘于这片既狭小又广阔的天地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书继古典 德艺佩大家——旭宇艺术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9期 40-45页
作者:张飙 张改琴 胡抗美 申万胜 何奇耶徒 张旭光 
张飙:作为一个书法艺术大家,必然是一个有传统功力的人。旭宇先生很小就开始研习书法,从颜体楷书入手,直到现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参加旭宇先生捐赠会的时候,我反复看了一些他的资料,也看了一些他的作品,感觉到,旭宇先生从贴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化学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收藏 引用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 第4期 70-74页
作者:徐大仁 张改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甘肃省西峰市肖金中学 
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化学教学语言的特点:科学性、规范性、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节奏性。化学教学语言的培养方法:具备丰富的化学知识,边教边学,不断查漏补缺;加强训练准确的化学语言,注意积累词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类波动方程的输出追踪问题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科学》2019年 第9期37卷 1377-1384页
作者:张改琴 冯红银萍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考虑了一类波动方程的输出追踪问题,其中参考信号为谐波信号,控制和性能输出是非同位的.首先通过输出设计了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状态.然后利用估计的状态,设计控制器,使性能输出追踪到给定的参考信号,并保持闭环系统所有状态有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改琴艺术简介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年 第6期 2-页
作者:张改琴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工作委员会 甘肃省文史馆 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 文狐艺术研究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作品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 第4期 F0002-F0002,I0001,I0003,F0003页
作者:苏士澍 陈洪武 刘恒 张继 王峰 潘善助 张改琴 周俊杰 毛国典 顾亚龙 翟万益 吴行 叶培贵 李木教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央文史研究馆 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政协书画室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 《中国书法》杂志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书法教育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驻会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江西省文联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 民盟中央美术院 山东省文联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河南省文联 北京书法家协会 首都师范大学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 福州画院 隶书专业委员会 楷书委员会 草书专业委员会 
2021年7月7日,“印铭初心鉴史力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美术馆开幕。邀请当代白位知名书法家以时代人物为点,以百年丹心、伟业陇程、蜂火留痕三大主题为线,坚持中国文艺为人民,守正创新,精心创作,呈现中国共产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英文化差异交际误区
收藏 引用
《西北职教》2008年 第3期 46-46页
作者:张改琴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而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无论哪种语言,它和它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粤风陇韵翰墨情
收藏 引用
《岭南文史》2020年 第2期 I0002-I0007页
作者:陈永正 黄泽森 张桂光 孙戈 刘仁毅 刘过之 张敬群 吴静山 沈风清 陈初生 刘大森 欧阳锦 李小如 邓子敬 姚永全 张改琴 许鸿基 杨志印 王见不详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抗击"新冠"疫情这场特殊战役的指示精神,广东、甘肃两省文史研究馆充分发挥文化助战作用,积极组织馆员开展"抗击疫情"主题艺术创作活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2020年6月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杂交小麦西杂一号高产优化栽培研究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 第6期30卷 1115-1117页
作者:安成立 张改 王寿山 岳秀 王红 杨明明 唐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临渭区人民政府陕西渭南713300 
为寻求杂交小麦西杂一号的最佳高产栽培方案,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基本苗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建立杂交小麦产量模型,筛选高产优化栽培方案。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杂交小麦西杂一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