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本一"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元杂剧与诸杂伎艺的合离关系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05年 第2期 103-105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信阳464000 
元杂剧是在金季元初以金院本杂剧为母体,综合吸收诸杂伎艺而成的种新的舞台艺术形式,当其成熟的艺术形态确立之后,包括院本在内的诸杂伎艺仍在传播流行,与其保持着独立、分离的并存状态,也就是说元杂剧与诸杂伎艺存在着共时的合离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元都市叫卖声与曲乐的艺术生成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 第2期22卷 4-10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宋元时期,中国都市经济繁荣,市井中充满诸类叫卖之声,被人们模仿传播,采合宫商,入曲歌唱。商业行为被赋予艺术色彩,且大量地呈现于俗乐表演舞台,逐渐成为市井新生之曲。灵活丰富的新生之曲又被唱赚、诸宫调等选择吸收,进而对北曲曲乐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诨经及其艺术形态探略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 第2期7卷 41-46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诨经是宋代瓦舍勾栏伎艺,而实际出现要早于此时。诨经是在三教并立到融合的文化背景及科举选官的封建政治背景下形成的,极具讽刺艺术品格的表演伎艺,是对经语的曲解、篡改乃至对经义的随意发挥,或对经书所涉人物的装扮戏弄。诨经以优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俗乐舞《抛球乐》及其戏剧化的艺术形态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 第2期6卷 46-49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抛球乐》是我国些民族表达爱情的民俗歌舞,唐代已为文人注目,并为之填词,成为教坊之曲;宋代词人则将其演成慢词,长度与句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还传入宫廷变而为女子队舞形式;金元时期,此乐又下移民间变为院本,且渗透于后来的元杂剧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说“诨”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9年 第5期 81-83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 
说到“诨”.会让人立即联想到古代优人的谐谑之语,戏剧净、丑的插科打诨.生活中的笑话等等。其形式是语言的夸张、错讹、答非所问。或是唇天口地而出人意表.因而显得滑稽可笑。汉语因此释“诨”作“弄言也”.其艺术感受是“滑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杂剧中小人物的艺术功用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8年 第3期 65-67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金元之际.元杂剧从金院本中脱胎而出.标志着中国“真戏剧”的形成.元胡祗通《赠宋氏序》云:“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变而为杂剧。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弦索与金元北曲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 第2期21卷 21-25页
作者:张本一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明清曲家常以"弦索"称北曲演唱或北曲乐谱。金元北曲是以弦索为主的弹拨乐,弦索乐器能够与北曲繁密的衬字衬句相谐和,体现北曲特有的审美风貌。以弦索乐器演奏能够精确地表现北曲音乐的宫调转换,以弦存谱,标志着中国戏曲音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金元北曲中的市井之音
收藏 引用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28卷 21-25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宋金元时期是北曲萌芽、渐兴并趋于繁盛的时期,商业文化是促其形成的个重要因素。市井各类叫卖之声赋予消费行为以艺术色彩,人们对叫卖声的模仿,使其逐渐成为新生之曲;由于北曲属性和文艺观念的变化,新生之曲被采合宫商,为北曲选择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宋金大曲与金元杂剧音乐构成的相似性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 第4期6卷 24-28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大曲是种合器乐、声乐、舞蹈为体的大型歌舞曲,从北宋至金代,大曲歌舞除保留有传统的娱神功能外,还世俗化为瓦舍勾栏中叙唱扮演故事的大众伎艺,其音乐构成与后来的金元杂剧存在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三大部分紧慢急缓的曲乐节奏与金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元像生伎艺及其在戏剧中的艺术功用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 第1期7卷 87-93页
作者:张本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信阳464000 
像生是宋元市井伎艺,宋杂剧和金元院本中有像生节目,其含义与工艺像生有相通之处,是指艺人对天籁市声的模仿,以及对人们熟知的特定人物或艺术形象的模象仿形与拟态表演。模仿是人的本能,像生伎艺可溯源至原始人所效之"山林溪谷之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