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汝伦"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张汝伦谈戏剧 戏剧关怀与畅想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3年 第2期 8-13页
作者:张汝伦 丁西复旦大学哲学系 
丁西(以下简称丁):张老师,您好!我在网上查到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网页,得知近年哲学系由于有文科基地的资助,教授、学者们与海外的学术交流比较畅通,我知道您本人先后访问过不少国家和地区,比如泰国、美国、德国和我国的香港等,请您谈谈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艺术思想中的“无”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1期59卷 1-13页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中国古人并不把艺术视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他们没有现代人这样明确的分科意识,而坚持认为"道通为一",所以他们很自然地着眼于道来谈艺,甚至以谈艺来论道,艺不离道,艺即是道,它是求道、明道的特殊途径,艺以道为旨归。这样,有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乐”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1期60卷 21-37页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乐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古人总是把它视为教化与政治之源,这在世界历史中是极为罕见的。乐在古代中国位于六艺之列,但并非"术"。乐非人为,乃天授,古人从一开始就是从宇宙论和存在论的层面来理解乐的性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审美经验,还是存在经验?——伽达默尔视域中的艺术经验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2004年 第5期24卷 71-76页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 
在伽达默尔看来 ,释义学基本上不是一个认为科学方法论的问题 ,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主观意识活动 ,而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活动。这就等于说 ,我们的存在是释义学的。要证明这一点 ,首先必须证明科学之外种种经验方式的合理性和真理性。这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大众文化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3期36卷 16-22页
作者:张汝伦 
“大众”和“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特有的现象。大众文化和大众社会互为因果,互相支持,其共同的前提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及其体现──技术。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有本质区别,它其实是一种文化工业,商业原则取代艺术原则,市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西释中,还是以西化中?——以康德自律道德哲学为参照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2020年 第1期 11-20,126页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康德道德哲学被称为自律道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律道德哲学通过理性意志自我立法的学说,对道德哲学的几个关键问题:道德的基础、道德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道德义务的绝对性、道德行动的动力等作出了系统而有创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性问题域中的艺术哲学——对黑格尔《美学》的若干思考
收藏 引用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6年 第2期 60-85页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黑格尔的《美学》不是一部单纯的美学著作,而首先是一部哲学著作,必须将它置于其哲学体系的整个问题语境中来理解,必须以他的辩证思维的方法来理解,必须将它放在他对时代问题——现代性的根本思考的问题域中来理解。黑格尔将艺术定位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中的哲学
收藏 引用
《文化市场》2006年 第1期 4-8页
作者:张汝伦上海 
艺术当然不是哲学,而且在一般人看来艺术应该是哲学的反面。但艺术和哲学有一个不应忽略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不能吃不能穿,即没有功利的效用,可人类就产生了它们,而且文明程度越高,它们的地位也就越高。这是为什么?原因无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
收藏 引用
《精神文明导刊》2010年 第11期 23-26页
作者:张汝伦上海市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学会 
一、没有相称的文化,大国地位难以奠定近代以来,国人好谈文化,可谈得越多,文化越成了模糊的概念。严格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分殊的。一般而言,文化偏重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艺术哲学得到解放--关于艺术哲学的对话
收藏 引用
《书城》2017年 第9期 5-19页
作者:张汝伦 赵穗康 钱斌 孙明洁 
张汝伦:我不知道赵老师对今天的对话是怎么定位的,但我认为讲座和对话是不同的。讲座,是演讲者把自己准备好的内容跟听众讲;而对话其实是讲者把心里想的一些话跟听众说。讲座是有预想的,预先有一个方案,对话却没有。问我今天和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