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对冷却鲜猪肉分别用保鲜剂(含乳酸钠5%、异维生素C钠0.2%和乙酸0.4%的混合保鲜溶液)处理加PE塑料袋包装、PE/PA塑料袋气调包装(25% CO2、25% N2和50% O2混合气体)和保鲜剂处理加PE/PA塑料袋气调包装,与PE塑料袋包装对照,研究其在0~4℃冷却保存条件下不同处理方法的保鲜效果。每隔2d对猪肉进行感官评定、测定其TVB-N值、菌落总数,并进行球蛋白沉淀试验,以判定猪肉新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E/PA塑料袋气调包装和保鲜剂处理均明显延长冷却鲜猪肉的保存期,可使其保存期分别达到12d和9d;两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可使冷却鲜猪肉的保存期达到15d以上;气调包装的冷却保存猪肉颜色始终保持鲜红状态;课题组自主设计、制造的气体比例混合器,用于冷却肉的气调包装,保鲜效果优良。
摘要:针对UPS机房在运行过程中无人监守,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排查故障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ARM和NB-IoT的UPS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由检测终端、云服务器和监管中心组成;检测终端使用各类传感器和检测电路获取多个UPS设备的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负载率、蓄电池电量等数据以及机房温湿度环境参数,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云服务器,监管中心从云服务器获取数据,用户可以登录监管中心远程查询UPS的工作数据;经测试,系统能够实现对UPS各项数据的采集和无线传输,可以通过监管中心实时查询UPS工作状态以及下发指令,能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具有数据测量准确,实时性响应良好等特点,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UPS的管理效率。
摘要:针对目前热处理车间设备管理方式落后及生产流程追溯难的问题,基于智能数字化技术,设计了热处理车间设备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通过建立车间数字化模型,采集实时数据,更新设备状态并存储相关信息,完成了对热处理车间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控、管理和分析。设计了车间的作业批次曲线分析对比方案,实现了车间产品的质量分析与异常追溯。将开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某热处理车间,实现了热处理车间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摘要: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基于十字微结构的吸波体,基本单元由十字微结构、羰基铁吸波贴片以及金属背板组成。采用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仿真了十字微结构的结构参数对吸波贴片吸波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保持吸波体总厚度2.5 mm不变的情况下,当吸波体单元尺寸p=20 mm、十字臂长L=6 mm、十字臂宽w=2 mm时,吸收峰最低值能达到-40 d B,^(-1)0d B以下吸收带宽从5.8~9.3 GHz移动到4.27~8.06 GHz;当吸波体单元尺寸p=20 mm、十字臂长L=9 mm、十字臂宽w=2mm时,吸波带宽最宽,^(-1)0 d B以下吸收带宽从5.8~9.3 GHz移动到3.5~8.5 GHz。十字微结构结构参数的改变极大地拓展了吸波贴片的吸波带宽,降低了共振频率的反射率。根据仿真结果,制备了样品并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摘要:目的:设计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新型双功能(杀菌和中和内毒素)的杂合抗菌肽,并探究其杀菌特性。方法:拟以四肽GGGS-Linker偶联中和内毒素多肽和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抗菌肽,构建新型双功能杂合抗菌肽,并对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测定其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和杀菌特点;进一步评价目标杂合肽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和对兔红细胞的溶血性。结果:设计并获得具有高抗铜绿假单胞菌和中和内毒素双重功效的杂合抗菌肽LLM,其携带+8正电荷;LLM对铜绿假单胞菌*** CMCC10104和*** ATCC 9027的MIC分别为2、4μmol/L,MBC/MIC=1,其抗菌活性均优于母体肽;LLM能够快速杀菌,1 h处理能够杀灭99%以上的铜绿假单胞菌。LLM对内毒素呈现较强的中和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培养液中内毒素产生水平;LLM在高达115μmol/L(400μg/mL)时对兔红细胞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溶血性。结论:LLM抗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2~4μmol/L,能够中和内毒素,可以快速杀菌,且浓度低于115μmol/L时未表现出显著溶血性。
摘要:通过研究石墨烯柔性薄膜材料的导电特性对微带天线端口反射性能和辐射性能的影响,对石墨烯薄膜代替金属铜成为微带天线辐射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S波段的石墨烯薄膜微带天线,并对同尺寸的石墨烯薄膜天线和传统金属铜天线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证实了石墨烯的导电性完全可代替铜成为微带天线导电层。且石墨烯天线具有低成本、防腐蚀、便于共形的优势,可适应更多更复杂的场合,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柔性基体和镓铟锡液态合金等研制可调谐超材料吸波体。通过对开口谐振环型、双L型X波段超材料吸波体的动态吸波性能仿真,研究了形变下超材料单元结构的电磁参数如调谐频率、吸收峰值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硅橡胶材料的可伸缩性,可以实现吸收峰的动态调节。与电调谐超材料吸波体相比,这种机械调谐超材料吸波体更有利于实现装备共形设计,应用更广泛。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