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2010年4月6日,我国声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魏荣爵院士与世长辞.我们为失去一位敬爱的导师和学习的典范而感到非常悲痛,现在我们以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回忆和纪念魏先生.
摘要:用PZT换能器驱动热声制冷这一微型制冷方式除具有无运动部件、运行稳定和可实现无级调节等优点外,还具有压电换能器的诸如防潮性能好、不受磁场影响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文在简要介绍热声制冷原理和PZT驱动热声制冷系统之后,对PZT驱动的热声制冷机性能进行模拟分析,考察了一些主要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工况(包括平均压力、压比和工质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情况。最后,还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一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
摘要:设计了一个可检测交变力场的扫描探针系统。针尖受到与样品间的交变电场力或磁场力的作用而振动,针尖振动由一超外差激光干涉仪检测,从而确定作用力的大小。该文分析了系统的灵敏度,测量了针尖与样品间的交变电场力随两者间距的变化曲线,对周期性分布的电场进行了一维扫描检测,井进行了金属薄膜厚度的测量,该文还利用磁性探针进行了交变磁场力的检测,系统的电磁力检测灵敏度为10 ̄(-11)N.
摘要:节能问题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文中对一种很有节能研究价值的调制方式—脉冲位置调制(PPM)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进行考察,据此设计了两种调制节能方案:单模式PPM和多模式PPM;借助广泛使用的理想化系统模型和集成了收发模块能耗及电池非线性特点的实际系统模型,对两种调制方案的电池能耗进行评估和比较;并进一步将两种方案以调制级数为参数进行优化,使其电池能耗最小.理论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多模式方案比单模式方案更节能;虽然两种调制方案各有不同的优化特点,但两者优化后的节能性在各个传输距离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摘要:非厄米超材料通过对材料参数虚部的调控,可以实现在传统厄米系统中无法实现或不易调控的新颖现象.其中,声学共轭材料是一种基于非厄米声学原理设计的新型材料,其特点是材料有效声学参数——有效质量密度和体积压缩系数,互为共轭关系.通过对声学参数的有效调控,可以实现独特的声学现象,如声学激光模式和相干完美吸收模式.针对共轭材料对材料参数的要求极高且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共轭超材料简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这种简化设计的特殊声学性能.研究表明,该简化设计可以实现共轭材料中的声学激光模式和相干完美吸收模式.同时,发现入射波的相位差和波束宽度不对称情况对两种模式均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研究将为设计各种声学装置,包括声学吸收器、声波激发和小声波调控等应用带来新的可能和前景.
摘要:研究基于近零折射率声子晶体的声非对称聚焦透镜。声非对称聚焦透镜的两侧分别为竖直平面与圆弧面结构,由于近零折射率材料的声波方向选择性,当声波从竖直平面一侧入射时,可以通过透镜,实现高性能声聚焦效应;而当声波从圆弧面一侧任意方向入射时,声波无法通过透镜,从而实现同时具有聚焦与非对称传输特性的声学透镜。在此基础上,改变透镜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调控非对称透镜的正向聚焦焦点位置,且声非对称传输性能保持不变.此外,透镜内部的刚性散射体对声非对称聚焦性能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声非对称聚焦透镜具有多功能、单一结构及高鲁棒性等优点,为设计新型近零折射率声学器件提供相应的理论方案与实验参考.
摘要: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压电微动步进器的运动条件和运动速度,结果表明加在步进器上的电压变化率的临界值不仅限制了步进器的最大运动速度,也决定了步进器的运动条件,所设计的步进器简单、可靠,并采取屏蔽措施,降低了用磁噪声。
摘要:简要介绍了产生表面波的电磁声换能器(EMAT)的工作原理,设计,制作了收发分开的两种EMAT,并建立了实验测试系统、测量了信号和发射EMAT提离距离的关系曲线,研究了激励脉冲个数、接收线圈的匝数对换能器信号的影响等。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高频空气声换能器的设计要点,然后介绍空气声换能器在测距、成象、材料特性无损评价等方面的初步应用,最后讨论空气声换能器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摘要:英国谢菲尔德是英国最绿的城市之一,堪称生态城市的典范,从谢菲尔德城市自然与人文生态特征分析入手,重点剖析谢菲尔德在面对新的气候变化、生态发展方面制定的策略。主要分析城市在如何“与水共存”,如何创造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蓝绿生态网络,如何增加生物多样性并且协调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的解决策略与原则。以灰色变绿色项目(Grey to Green Project)为例,重点介绍谢菲尔德在极端气候中蓝绿系统的弹性修复能力、低干预管理与维持植物种群之间的竞争力,保持生物多样性、营造四季多年生景观与社区交互性场所等3方面值得借鉴的理念。谢菲尔德在建立环境、城市、社会的韧性方面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与策略,值得深入研究与学习。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