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燕楠"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图像时代的雕塑表达:李象群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24年 第3期 118-125页
作者:张燕楠 柴亚晶东北大学 
2024年4月19日下午,一场以“图像时代的雕塑表达”为主题的“李象群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市合美术馆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雕塑家、理论家、批评家、设计家等十六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六个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北鲁艺艺术传统的人民性主题探幽
收藏 引用
《美术》2023年 第6期 144-146页
作者:柴亚晶 张燕楠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立足于东北鲁艺时期的美术创作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该时期美术创作的思想观念、主题价值、题材内涵、艺术表现以及发展演变,认为“艺术为人民”是当时东北鲁艺美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通过对当时经典美术作品的解析,凝练出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二维梯度树状肋相变储热系统强化传热机理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22年 第10期73卷 4399-4409页
作者:张欣宇 杨晓宏 张燕楠 徐佳锟 郭枭 田瑞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内蒙古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设计了双碟式光热-光电储热发电系统,针对相变储热系统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六纵肋、雪花型肋、梯度树状肋相变储热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石蜡蓄释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非稳态传热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变化分析石蜡熔化和凝固的传热机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能斯特林混凝土储热系统传热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2022年 第5期43卷 213-219页
作者:张欣宇 杨晓宏 曹泽宇 张燕楠 田瑞 张爽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51 内蒙古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51 
设计碟式太阳能斯特林机混凝土储热系统,并对熔融盐及混凝土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混凝土储释热过程进行模拟,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以下结论:在释热过程,选取290℃为流体出口的有效温度临界值,有效释热时间约2.1 h时,流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家审美机制的建构与反思——以《庄子·养生主》之“庖丁解牛”为中心
收藏 引用
《美育学刊》2023年 第5期14卷 104-111页
作者:李云竹 张燕楠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沈阳110819 
《养生主》是庄子在其宇宙自然观的基础上,对养生要义的探讨。“养生主”的两种解法“养生(之)主”和“养生(为)主”本身就饱含着道家审美境界的生命哲思。“庖丁解牛”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寓言故事。它以隐喻的方式,通过对解牛过程的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意志与文化表征:林徽因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理念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8年 第5期34卷 28-34页
作者:马雪 张燕楠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国家意志与在艺术创作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与民族意识的作品,当属林徽因主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作品。在这一作品创作过程中,林徽因将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西方文化元素中找寻文化的交融平衡,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具有国家象征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方法的历史苦难叙事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7年 第9期 206-208页
作者:张燕楠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最初得知王希奇教授创作了巨幅油画《1946》后的第一反应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用当代艺术语汇来呈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大遣返"这一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历史信息都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但转念一闪,又产生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碟式聚光斯特林系统地面混凝土桩储热研究
收藏 引用
《热能动力工程》2023年 第6期38卷 147-155页
作者:张燕楠 杨晓宏 曹泽宇 张欣宇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为了解决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发电系统的储能问题,建立1 kWβ型碟式斯特林发动机储能的地上混凝土储热单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熔融盐流速v、储热时间t、换热管管径D、熔融盐初始温度T对混凝土桩蓄热量Q和对流换热系数h的影响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德镜鉴:美国汉学家孟久丽儒家文化研究的视觉理路
收藏 引用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5期24卷 39-45页
作者:李云竹 张燕楠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儒家文化海外传播在学术研究史上呈现出文本和言传两条传统路径。美国汉学家孟久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第三条传播路径,即表征儒家思想的视觉传统。由此出发,孟久丽引入“中国叙述性绘画”的概念,并对其隐喻的儒家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爱与死的诗学:中古骑士文学的精神嬗变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8年 第6期 131-134页
作者:张慧 张燕楠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爱与死是中古骑士文学中经久不衰的母题。因而,以爱与死的观念演变为视点,透视骑士文学的精神嬗变,进而理解西方文化思想从古典到现代的复杂转型过程,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思想史意义。作为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经典,英雄史诗《罗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