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张茜梅"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多芯片组装技术工艺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半导体技术》2002年 第10期27卷 16-17,46页
作者:曾毅 张茜梅 武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621900 
主要论述了多芯片组装技术的设计及制造。提出目前我们发展微组装技术的主要工艺及设计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机械高冲击传感器的一种失效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 第5A期19卷 1610-1612页
作者:孙远程 杨波 彭勃 赵龙 张茜梅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系上海20043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00 
在微机械高冲击传感器的测试过程中发现一种传感器芯片的严重失效问题.文中采用薄板弯曲的简化模型对该失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认为该失效是由于高冲击引起封装壳体变形使管芯承受放大了的应力,过大的应力导致芯片某些部位应力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P4T开关的4位MEMS开关线式移相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2011年 第12期48卷 792-796,801页
作者:高杨 柏鹭 郑英彬 张茜梅 秦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设计了一款4位MEMS开关线式移相器,由SP4TMEMS开关和微带传输线构成,工作于X波段。单刀四掷(single pole 4throw,SP4T)开关用于切换两条不同电长度的信号通道,即参考相位通道和延迟相位通道。每个SP4T开关包含4个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80mm灵敏直径辐射探测器
收藏 引用
《信息与电子工程》2003年 第4期1卷 312-314页
作者:宋献才 张茜梅 张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介绍了灵敏直径80mmPIN辐射探测器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特点,简述了探测器制作工艺流程,给出了探测器的静态参数测试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圆片级阳极键合封装的高g_n值压阻式微加速度计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 第5期32卷 111-113,117页
作者:袁明权 孙远程 张茜梅 武蕊 屈明山 熊艳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高gn值压阻式微加速度计圆片级封装的结构,解决了芯片制造工艺过程中电极通道建立、焊盘保护、精确划片等关键技术。采用玻璃—硅—玻璃三层阳极键合的方式进行圆片级封装,较好地解决了芯片密封性、小型化和批量化等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循环时间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CTA对比剂优化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年 第1期32卷 56-60页
作者:高长泰 周晟 邴俊林 宗武三 楚文彬 张茜梅 陈建 于小帆武威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中医院放射影像科甘肃兰州730050 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造影血液循环速度与增强效果的关系、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方法:用小剂量团注法测量主动脉根部对比剂达峰值时间,根据循环时间分为循环较快组(A组)、中等组(B组)、缓慢组(C组)。C组随机分为C1、C2、C3组,C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框架解耦微陀螺原理样机研制
收藏 引用
《信息与电子工程》2010年 第6期8卷 716-719页
作者:唐海林 刘显学 周浩 郑英彬 张茜梅 施志贵 吴嘉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为了把驱动工作模态和检测工作模态有效隔离,以减小模态间的互相干扰,设计了一种双框架解耦微机械陀螺。通过采用可工程化的鲁棒优化结构设计和工艺补偿的制造工艺,实现了工艺误差范围内的稳健设计。这种内外框架结构的微陀螺设计,包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粘连键合技术与伺服型±70g微加速度传感器
收藏 引用
《信息与电子工程》2008年 第1期6卷 21-23页
作者:彭勃 袁明权 丁元萍 李红 武蕊 张茜梅 王艳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为了解决电容极板间隙低至3μm时传感器键合封接后内部活动部件粘连失效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利用去除部分Au层的办法来抑制小间隙键合粘连,通过严控元件表面生产质量,合理地设计伺服控制器,制作的微加速度传感器已经达到了±70g的量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3年 第12期 64-66页
作者:王素 张茜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六中学 
聚焦知识的整体性,从知识联系性出发进行教学是新课改的特点。通过梳理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文献,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总结研究现状,提出展望和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铜催化的烯丙醇自由基胺化/1,2-碳迁移串联反应:一步构建含α-季碳中心的β-胺基酮(英文)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18年 第1期39卷 138-145页
作者:孙佳琼 郑光范 付永 张乔 王义敏 张茜 李燕 张前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省有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4 
烯丙醇类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砌块.近年来,自由基或阳离子对烯丙醇类化合物的加成引发的1,2-碳迁移反应迅速发展,被认为是合成含α-季碳中心的β-羰基化合物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目前,烯丙醇的官能团化/1,2-碳迁移反应取得了很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