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一位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资深创意人,于2007年加入上海Wieden+Kennedy,服务耐克、匡威、可口可乐及诺基亚等国际品牌。2013年,加入TBWA Media Arts Lab,为苹果打造国内的品牌形象广告,首支新年品牌影片“老唱片”,成功确立了苹果一年一度制作贺岁影片的传统。之后受邀加入了手机品牌OPPO,成为品牌方内部的创意总监。Joseph同时也是一位艺术插画家。他持续发布以TheMeeting Monsters (会议兽)为名的画作,其参与的作品先后两次登上《中国广告》的封面。
摘要:服装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以人体为载体,表达三维立体造型。完整的服装设计过程是多方面融合专业及跨专业知识元素,将各学科知识在服装设计全局观念下进行整合、协调的过程。跨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正是在"服装立体全局观"下进行的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对服装艺术设计整体大局观念为前提,融汇各学科专业知识,使大局观念贯穿四年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始终以全局的、整体融合的思维考虑每一件作品,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及实践能力。
摘要:陈丽云(Wendy Chan),从业广告创意行业二十余年,先后在奥美广告、盛世长城、精信广告、麦肯健康上海等担任创意总监,斩获八十余个国际、国内大奖。她也曾多次担任国际广告赛事评审,并于2020年入选Adweek“Top Creative 100”。2021年6月,她加入爱德曼,任中国区首席创意官。
摘要:《麻姑献寿》这出戏是梅兰芳先生创演于20世纪初的一部神话经典之作,据说当时一经上演,即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剧中麻姑仙子手持托盘,擎飘香美酒为西王母献寿时的喜庆场面,梅兰芳先生以梅派韵味十足的唱腔和手中道具合情合理的运用将此段演绎得出神入化、委婉动人,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戏曲艺术宝藏。
摘要:杨燕燕,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8年进入奥美任美术(Art Designer);当奥美在2000年设立互动广告部门时,杨燕燕成为第一位加入的创意成员。除了在FCBI的一段时间,她已在奥美工作超过十年。2009年,升任奥美互动创意群总监。2014年,加入百度,担任百度营销咨询部执行创意总监。2016年,加入腾讯社交广告部担任创意专家。2021年,任腾讯广告创意中心首席创意专家。
摘要:创造美好环境,营造幸福生活,设计要以人为本,意境要天人合一,以实现幸福对艺术的承诺,以实现诗意地栖居。
摘要:知识图谱是一种基于图的结构化知识表示方式.如何构造大规模高质量的知识图谱,是研究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群体智能的协同式知识图谱构造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一个持续运行的回路,其中包含自由探索、自动融合、主动反馈3个活动.在自由探索活动中,每一参与者独立进行知识图谱的构造活动.在自动融合活动中,所有参与者的个体知识图谱被实时融合在一起,形成群体知识图谱.在主动反馈活动中,支撑环境根据每一参与者的个体知识图谱和当前时刻的群体知识图谱,向该参与者推荐特定的知识图谱片段信息,以提高其构造知识图谱的效率.针对这3个活动,建立了一种层次式的个体知识图谱表示机制,提出了一种以最小化广义熵为目标的个体知识图谱融合算法,设计了情境无关和情境相关两种类型的信息反馈方式.为了验证所提方法及关键技术的可行性,设计并实施了3种类型的实验:仅包含结构信息的仿真图融合实验、大规模真实知识图谱的融合实验,以及真实知识图谱的协同式构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知识图谱融合算法能够有效利用知识图谱的结构信息以及节点的语义信息,形成高质量的知识图谱融合方案;基于“探索-融合-反馈”回路的协同方法能够提升群体构造知识图谱的规模和个体构造知识图谱的效率,并展现出较好的群体规模可扩展性.
摘要: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力变压器动态运检系统,旨在提高变压器运维效率。系统利用虚拟化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了变压器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智能诊断及辅助决策。通过实验对比传统方法,云计算系统在数据处理时延、状态评估准确率、故障诊断和决策优化度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电力变压器的智能化运维水平,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曾经一度的工业大发展影响了人居环境,使人文精神蒙尘与缺失。本文从人居环境与人文精神的概念的理解与相互关系体现展开陈述,解析人居环境的理想境界:人文精神的凝聚与延续和人居空间相匹配、相和谐、相传承。人类聚居生活、工作、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而雕塑是环境艺术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雕塑承载着环境的文化内涵,传递环境的艺术信息,是环境之"魂",是环境之"眼",读懂了这个"眼",就等于读懂了环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