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張朔炯"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数字未来”主题沙龙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2年 第9期9卷 6-32页
作者:尼爾.裏奇 黄述飛 王祖寧 唐瑞麟 大衛.吉伯 袁烽 路易斯.奎諾恩斯 彭武 格倫.卡兹 施國平 張朔炯 宋剛 李翔寧南加州大學建築系 建築設計公司 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 恒豪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建言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compMatter-TA Gensler事務所 AEC Autodesk公司 PURE建築師事務所 UNStudio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廣州市竪梁社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本次沙龙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袁烽和南加州大学建筑系教授尼尔·里奇(NeilLeach)共同主持.邀请了包括学者、实践建筑师、材料专家以及软件工程师等10余位嘉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10年后的数字未来提出预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连接抽象与物质化——《建筑数字化编程》《建筑数字化建造》《建筑机器人建造》系列丛书述评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5年 第28期12卷 27-29页
作者:张朔一栋建筑设计工作室 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 
袁烽和尼尔·里奇两位学者在最近几年陆续编著了《建筑数字化编程》《建筑数字化建造》《建筑机器人建造》系列丛书,全面和系统地呈现了建筑数字化设计前沿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抽象的逻辑与系统方法,到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再到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态生成和物质呈现 整合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2年 第2期55卷 80-83页
作者:张朔UNStudio 
形态生成和物质呈现是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体过程中的两个部分,由于近代以来建筑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原本相互关联的这两部分逐渐分离。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几则知名案例的分析,研究这两者在当代建筑实践中相互联系或冲突的关系,借此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建筑2012:从先锋实验走向商业应用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2年 第12期9卷 40-42页
作者:张朔UNStudio 
2012年10月27日.银~u-JSOHO正式落成开幕.这是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建筑事务所在中国的第二个建成项目。发展商SOHO中国为此举办了一个隆重的开幕大典.成为京城建筑界的盛事.扎哈哈迪德及其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Sc...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最文艺邻里中心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2017年 第7期 118-123页
作者:张朔 CreatARWutopia Lab 
“即使在最豪华的小区,阅读区仍然是不可或缺、温暖人心的场所”—俞挺本案是上海古北一号社区泛会所的最后一部分,泛会所已经将健身、瑜伽、SPA、泳池、咖啡简餐、儿童游乐等空间建设完成。和所有高级小区一样,泛会所并没有能够极大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画—模型—参数化 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歌剧院浅析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1年 第3期54卷 72-79页
作者:张朔 简俊凯UNStudioZaha Hadid Architect. 
文章以新落成的广州歌剧院为原本,在介绍广州歌剧院设计过程的同时,以图画、模型、参数化三种设计媒介分类探讨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设计体系和方法,追溯其演变和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数字结构集成化设计过程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4年 第5期57卷 34-37页
作者:安德烈·盖奥格 罗丹 张朔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英国建筑联盟 
参数化结构设计技术与数字设计、数字建造工具的结合,改变并重新定义了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研究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数字设计教育模式,将建筑设计过程与数字结构设计技术相结合,并且在各种国际教育机构中讨论实验性工作坊的成果。研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随流而动 北京银河SOHO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2年 第5期55卷 76-81页
作者:大桥谕 张朔Zaha Hadid Architects UNStudio 
北京银河sOHO是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第二个项目,也是第一个商业项目。文章介绍了设计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具体考量,提出一种新的营造柔性城市景观的建筑策略,从而应对巨型建筑和街区尺度的城市环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构符号学 构造壳体结构的符号学潜力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4年 第5期57卷 38-42页
作者:罗伯特·纽玛尔 张朔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建筑学院哈迪德工作室 unsquare建筑事务所 英国建筑联盟 
在如今复杂的网络化社会中,"连接"成为建筑师的核心能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类似多方沟通机制下的建筑环境。基于不同荷载或符号学情况的结构系统的适应性差异化为"构造连接"提供了许多的机会。由此,这种差异化使&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非现代的方式抗争最大熵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5年 第2期58卷 22-25页
作者:基尔·莫 陈昊 张朔 胡琛琛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系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栋栖建筑 天华SCOPE工作室 
根据热力学原理,文章认为建筑师需要通过不同的语汇和实践使建筑更趋向开放的、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而不是仅仅追求节能规范、建筑模拟或建筑认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