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丹羽"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轮生的探索:科钦-穆吉里斯双年展2014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1期 178-181页
作者:巴蒂·拉瓦尼 徐丹羽 
作为南亚地区仅有的两个双年展,对于科钦-穆吉里斯双年展而言,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缺少来自政府方面的资助,尽管导览册(第一次被及时印刷)列出了本届双年展的国际赞助方: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香港伯格收藏、阿联酋的巴尔吉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利悠子:当代力学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2期 150-157页
作者:洪迈 徐丹羽 
毛利悠子是一位装置艺术家。她的装置很奇特。在她的魔咒中,展览空间变成了一片由自我运转的仿生机器所撼动的大地:机械生命发出吱喳声、爆炸和火光,横冲直撞地涌进来,与1940年迪斯尼的经典卡通电影《幻想曲》中的场景别无二致。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妮卡·伊:刮过的海虱和紧张的桃子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4期 84-94页
作者:知念露西 徐丹羽阿姆斯特丹大学 
2013年,出生于韩国,常驻纽约的艺术家安妮卡·伊以围绕爱情和悲伤的人类情感为启示,创作了分别名为“否认”、“分离”和“死亡”的三联展.安妮卡·伊的作品捕捉到了这些借由文字信息、空间、食物和液体传递的情感中各个阶段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4年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鬼魂、间谍与祖母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4年 第6期 188-191页
作者:闵宥真 徐丹羽 
第八届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由朴赞景担当策展人,巧妙地暗示了该双年展以展现首尔科技进步速度为原始使命的无聊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首尔迅速成为技术与新媒体的中心,而该双年展也旨在同步呈现首尔的"媒体狂热"感。在新千年之初的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展销场:世界之窗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2期 68-69页
作者:凌明 徐丹羽 
展销场 在香港九龙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坐落着一家无名小店。一眼看去,它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里有亟待销售的廉价商品。商家也盼望尽快脱手。偶尔会吸引一群看客驻足围观,希望能捡点便宜货。仔细观瞧,就会发现一个反常的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淫亵、低贱、创伤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6期 150-159页
作者:哈尔·福斯特 Robin Peckham 徐丹羽 盛夏 
回顾一下历史就会知道,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艺术有一种“低贱”的倾向,尤其是在装置和行为艺术方面——在消极的、破碎的状态中塑造身体,直至今天,空虚感甚至都成了那个时代艺术圈酝酿出的标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原温:沉默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2期 188-191页
作者:凯特·萨顿 徐丹羽 
早在状态更新、基于地理定位的社交网络以及用数字合成的图像记录一日三餐诞生之前,去年夏天于回顾展筹备期间溘然离世的河原温。用其50余年的艺术生涯致力于将日常生活浓缩成了一系列的模拟数据录入(却富有人类的幽默感)。尽管搜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约瑟的中国未来论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4年 第6期 146-151页
作者:麦肯基·沃克 徐丹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文化媒体系 
当今的历史理论是何面貌?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才算进步?这都是当下紧迫的问题,如今我们身处人类世,在这个时代中,社会及自然世界的未来将完全依赖于彼此。令人激动的加速主义理论与艺术的复兴,掀起了英语世界中一场关于未来的热烈讨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小革命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5期 197-197页
作者:徐丹羽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 
“小小革命”探索了三组来自台湾的参与式艺术实践.强调了艺术作为开启社会变革的功能。展览的标题由副策展人吕佩怡提出.突出了一种使用柔性策略对日常生活施加影响的理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华廿八人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5年 第4期 214-214页
作者:徐丹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卢贝尔家族收藏此前推出的展览“中华廿八人”仅仅集中呈现了收藏中的当代藏品,而此次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则将部分作品与该展馆内的中国古代艺术及古典艺术常设展品并置展出.李占洋的系列装置《租——收租院》中《被观看的历史》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