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俊六"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空间视阈下宗祠的美学意蕴
收藏 引用
《新疆社会科学》2018年 第2期 150-157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宗祠是文化空间的重要类型,凸显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美、集中展示中国传统装饰的艺术美、蕴含中国传统祭祀礼俗与道德伦理的社会美,具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属性。文章认为宗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的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颇族目瑙纵歌的生态美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3年 第2期 123-125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生态美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和谐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生态美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经生态的依生之美、共生之美和整生之美。生态美是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景象,是自然环境系统、人的系统和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 第5期 16-24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新时期新常态下中共中央提出的正确有效处理民族关系的新举措,是对传统民族社区关系的进一步整合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与多国接壤、地形地域复杂、混居与杂居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颇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瑙斋瓦”传承探析
收藏 引用
《学术探索》2016年 第5期 143-150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的口传史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景颇族民间艺术经典与景颇族活的历史,承载着景颇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理想,在景颇民间文化艺术体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颇族斋瓦的产生及其社会功能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2期35卷 56-61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斋瓦是景颇族民间宗教中等级最高的神职人员,其产生有特殊的民族性、区域性与宗教性。斋瓦在景颇族民间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斋瓦是景颇族民间宗教信仰中鬼神的创造者,是人与鬼神沟通交流的中介;是维持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留白”的审美功能及其华夏美学意蕴——关于“艺术空白中国化”的微观考察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2年 第3期 60-63页
作者:刘丽辉 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笔者曾撰文《艺术空白中国化的N个理由》,其文在中西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对"空白"产生的时间、"空白"运用的范围、"空白"理论的体系、空白的文化底蕴等诸多方面的辨析考量,从宏观上确证了"艺术空白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族际整合、经济转型、文化交融与协同共治:边疆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 第3期 76-85,149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章认为多民族地区很多乡村地处祖国边陲,位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这些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边疆社会各界的响应与参与、国家各部门与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也需要边疆地区乡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颇族口传史诗“目瑙斋瓦”吟唱初探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16年 第4期 128-135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最著名的口传史诗,是景颇族的民间艺术经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承载着民族历史、蕴含着民族精神。"目瑙斋瓦"吟唱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展演形式,通过对吟唱、吟唱者、吟唱内容与吟唱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共生民族艺术
收藏 引用
《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 第2期15卷 28-31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500 
从生态审美的角度看,民族艺术是生态审美者与生态审美对象在审美场域中的耦合对生。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相生共长,递次生发生态审美范畴,即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共生民族生态审美场、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范生民族生态美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审美理想刍议
收藏 引用
《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 第1期15卷 84-87,94页
作者:徐俊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500 
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对生与共生构筑了生态审美理想。生态文艺人、绿色人生、艺术人生与自然人生是生态审美历程的四个阶段,也是生态审美理想的一般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与终极目标。生态审美理想是生态规律与审美目的的统一、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