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夕"
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百家 徐夕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5年 第21期 F0003-F0003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 第1期34卷 33-41页
作者:李建建 王浩然 张源 徐夕 李晓慧 张苓 郭海林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草业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专科急症探讨患者安全实践模式
收藏 引用
《河南中医》2014年 第B11期34卷 190-191页
作者:张惠荣 李会琴 徐夕 田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耳鼻咽喉急症较多,病情危急,来势凶猛这一专科化特点及紧迫性,根据患者安全目标与安全管理模式等分析专科常见急症种类、设计专科急症药品检查与存储、急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实践流程、规范专科抢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创设计在企业品牌建设中的探索与研究
收藏 引用
《明日风尚》2019年 第23期 50-51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常州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就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言,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包装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 第33期31卷 80-82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包装设计业的迅猛发展,包装设计师的职业能力也应与时共进。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包装设计师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培训机构对包装设计师岗位培养不到位,未能满足变化迅速的市场需要。因此,我国职业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校企合作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训项目教学改革——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上海包装》2023年 第11期 190-192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训项目教学改革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校企合作,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训项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识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收藏 引用
《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 第32期35卷 19-21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通识型人才为目标,及时改革培养模式、有效培养出一大批知识结构全面、综合素质较高并拥有创造能力的通识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人才服务于市场。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实践应用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收藏 引用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5期8卷 79-81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常州213164 
高职院校面对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应明确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加大改革力度,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与培养,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艺术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议高职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
收藏 引用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 第1期11卷 62-64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常州21316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视觉艺术传达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与非艺术设计类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学的质量。因此,针对视觉艺术传达专业的设计类课程应该采用多元评价模式,并提出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课程多元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模仿与创造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 第6期7卷 55-57页
作者:徐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常州213164 
模仿与创造由于各自不同的内涵,决定了其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不同价值。艺术设计教育应正确把握模仿与创造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辩证关系,注重模仿与创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