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建楠"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原地区室内富“氧”空间氧压系统分析计算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 第1期51卷 16-25页
作者:刘亚姣 张鏖 党俊虎 徐建楠 查吕应 赵宇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5 
在传统弥散供氧创造富氧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富“氧”空间,即利用空气加压设备向室内空间加压、利用制供氧设备向室内空间弥散供氧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提升室内空间氧分压。从理论层面对加压富“氧”和增氧富“氧”的原理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无泄压条件下的管道油气爆轰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8年 第16期37卷 261-266页
作者:蒋新生 谢威 魏树旺 徐建楠 周毅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 95809部队 
为研究密闭和泄压条件下油气爆轰波的发展规律的区别,以及密闭和泄压条件对管道爆轰的超压及火焰的影响,搭建了23.3 m细长管道油气爆炸实验系统,并进行了油气爆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泄压还是密闭管道,当管道长度足够长时,都经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防灭火三相泡沫流体特性及油面铺展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 第2期26卷 44-49页
作者:蒋新生 翟琰 尤杨 徐建楠 冯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 解放军62025部队政治部 
灭火泡沫的流动铺展性能直接影响其施放和灭火效率。为研究防灭火三相泡沫的流体特性及其在平板和油面的流动铺展性能,利用旋转黏度计考察剪切速率、浆液浓度、温度、剪切持续时间等因素对三相泡沫黏度的影响;用自主设计的试验台架,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细粉体三相泡沫灭火剂热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 第12期25卷 40-45页
作者:蒋新生 翟琰 尤杨 徐建楠 冯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 62025部队 
为探讨超细粉体的加入对水基泡沫灭火剂油面热稳定性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小尺寸可视化油池,完成不同粉体类型、不同添加量的泡沫油面热稳定性试验。观察高温条件下三相泡沫的形态变化过程,并用热电偶测定试验过程中的油品温度,优选2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配超细粉体三相泡沫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 第1期12卷 122-126页
作者:蒋新生 翟琰 徐建楠 冯军 尤杨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 62025部队 
为改善泡沫灭火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复燃性能,将石墨粉、膨润土和空心玻璃微珠按一定比例复配加入泡沫灭火剂中制备防灭火三相泡沫,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台架,研究其发泡、稳泡及油面热稳定性等主要性能,分析复配超细粉体对泡沫灭火剂稳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OH-PLIF的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中间基团浓度分布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20年 第11期71卷 5352-5360页
作者:蒋新生 余彬彬 徐建楠 王文和 姜俊泽 赵亚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重庆4013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6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为了精确测量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过程中的关键自由基团,从而实现对其爆炸流场、火焰传播的精确分析,基于先进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技术(PLIF),设计构建了油气爆炸PLIF测量系统,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狭长受限空间汽油-空气混合气爆炸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住宅与地下车库给排水干管设计方案比较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20年 第21期46卷 84-85页
作者:周娟 徐建楠 王从阳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6 
通过对高层住宅与地下车库给排水及消防各系统干管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了干管在室外敷设以及在车库敷设这两种方案各自的特点,进行了管道布置、系统走向及工程造价等多方面的对比,综合分析认为:应根据给水系统竖向分区、住宅和车库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室外油浸式变压器灭火系统设计研析
收藏 引用
《工业用水与废水》2021年 第2期52卷 79-83页
作者:倪中华 徐建楠 秦丽 戴梦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6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作为工矿企业、电厂和重特大试验厂房等能源动力系统关键部位,发生火灾后会给生活、生产和科研试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结合现行标准规范,研析现有油浸式变压器各类灭火系统形式,应优先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通过具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拟地表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22年 第4期42卷 1500-1511页
作者:李兆国 瓮岳太 徐建楠 耿道通 宁吉彬 于宏洲 邸雪颖 杨光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 
燃烧剩余物是火烧迹地土壤表面必然存在的残留物,可以通过降水过程以及地表径流释放其所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至土壤生态系统,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对火后生态系统恢复过程造成影响。但不同火行为下,相同的可燃物所产生的燃烧剩余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非分光红外的油气监测与分级预警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 第2期33卷 1-8页
作者:蒋新生 单勇 徐建楠 魏树旺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 72616部队 
为提高油库安全防护能力、实现油气实时监测与及时控制,研究了油气监测与分级预警系统。采用非分光红外技术研制了油气浓度传感器,重点设计了大空间、高精度的红外气体吸收室;设计了8路抽气系统,研制了气路转换控制单元,实现了气体预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