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竟涵"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可见的不可见:视障题材电影中盲人的视听感知呈现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2年 第9期 167-173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盲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盲人的感知能通过电影传递吗?如何解决盲人的“看不见”与电影媒介的“可见”之间的悖论?非盲人如何接受和体验这些影像?带着这些有趣的疑问,本文选取了若干视障题材电影来探究盲人的视听感知在电影中的呈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星情境与创世想象: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美学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1年 第8期 171-176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2020年,美剧《异星灾变》尽管没有延续《异形》系列的故事,其主题、美学和世界观却可视作《异形》的延续,我们可以将这两部系列构建的视觉美学称为斯科特的异形美学。从1979年《异形》第1集推出至今,斯科特的异形美学已经发展得蔚为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摄影影像的传播形态及特点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 第7期33卷 144-145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处于网络时代,影像借助网络进行传播,造成了影像传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点。因此,对网络上影像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整理,就成为传播学研究中不可规避的重要课题。需要指出的是,影像包括静态摄影、电影、电视等诸多形式,本文仅仅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摄影创作中特殊镜头的功能与运用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1年 第1期 136-140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师100024 
摄影镜头是影视创作的重要器材。在影视摄制工作中,除了基本摄影镜头和变焦摄影镜头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用途的摄影镜头,成为影视中创造特殊视觉效果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研究这些特殊摄影镜头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并尝试分析其影像美学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影互动”的技术视野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5年 第3期 127-131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100024 
"双影互动"这一图片摄影和电影两大媒介交融互渗的艺术现象,很多时候是以新技术、新设备作为支撑的。比如,某些影片中出现的"延时摄影""子弹时间",就是在技术平台上图片摄影影响电影创作的绝佳范例。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剧情之外的美感”——浅析贾樟柯“混杂性”的纪实美学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6年 第6期 151-155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100024 
中国新生代导演贾樟柯因其电影题材的社会性、文本的复杂性,为研究者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贾樟柯曾在采访中提到"剧情之外的美感"观念,成为解读其作品的某种路径。本文尝试采用影像美学方法,从"视觉元素选择"&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背后的理念内核:技术、文化、观看方式与作品的互动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8年 第2期 132-135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100024 
通过多种视听手段强化影片理念是电影作者的重要任务,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及创作者对电影媒介特性认识的加深,出现了"形式本身即理念"的新现象,创作者在构思影片时很大程度上由视觉形式的考量入手。本文通过《比利·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被强化的“洞穴幻像”:当代高科技电影中的“超真实”、意向性与符号拜物教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0年 第6期 159-163页
作者: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艺术在问世之初,曾向着"复原物质现实"的美学路径不断努力。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像已经贴近并超越现实而构建出一个"超真实"世界。今天,影像制作者仍在为创造这种"超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战狼2》:英雄主义的影像呈现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8年 第11期 4-6页
作者:徐竟涵 张媛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 
一、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硬汉形象 2017年建军节前夕,电影《战狼2》上映,短短24天便突破504L元票房大关。这部“三无”电影:无大明星、无大导演、无流量鲜肉,却燃爆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创造了票房奇迹。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战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