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艳华"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褶裥效应花型毛衫的编织工艺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17年 第9期45卷 22-26页
作者:袁新林 徐艳华 吴淞馨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上海盈桥服饰有限公司上海201100 
为分析编织工艺对毛衫褶裥花型效应的影响,设计了具有纵向褶裥效应和横向褶裥效应2种花型,分析花型的编织工艺和褶裥效应的形成机制,并从褶裥效应的外观效果入手重点研究针床机号、组织结构和编织密度等参数的变化对花型褶裥效应风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Web模块化毛衫定制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针织工业》2021年 第6期 58-62页
作者:罗璇 李端 徐艳华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4122 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为有效满足用户对毛衫定制的需要,文中对基于Web模块化毛衫定制系统进行研究并加以实现。首先根据对毛衫设计要素和成形工艺原则的分析得出毛衫模块化分类的依据,以此对毛衫部件进行归类,将其分为8类基础模块与6类设计模块,并建立毛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派文化视域下的纤维壁挂设计实践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21年 第4期49卷 46-49页
作者:徐艳华 袁新林 郑梅 秦婉瑜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上海恬仪服装有限公司上海201400 
为给纤维壁挂设计实践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海派文化特质,从海派建筑、海派图样、海派旗袍、海派京剧中分别提取石库门、文字、旗袍盘扣、脸谱等设计元素进行纤维壁挂花型图案设计,运用不完全提花、空气层提花及芝麻点翻针衬纬提花等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衫V形领圈的成形编织方法
收藏 引用
《针织工业》2007年 第1期 29-31页
作者:袁新林 徐艳华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江苏南通226007 
在普通横机上编织毛衫V形领圈常见的方法有收针法、拷针法、套针收针结合法和落梳收针法等。除落梳收针法之外,其他几种方法形成的领圈在装领之前都需要经过裁剪、钩线头等处理,这既造成了高档原料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衫的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收藏 引用
《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第2期39卷 181-184页
作者:袁新林 徐艳华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选用玻璃纤维作为经纬纱,高强涤纶作为针织纱,编织机织针织复合(CWK)织物,并以其为增强体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作增强复合材料.对该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纵向和斜向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各个方向的弯曲载荷-挠度特征曲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花时装毛衫设计与工艺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12年 第9期40卷 30-34页
作者:徐艳华 袁新林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阐述几款不同领型提花时装毛衫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分析不同领型提花时装毛衫的款式造型、风格特征及组织结构设计,介绍每款提花时装毛衫的组织花型设计与花型上机工艺,并制作出每款提花时装毛衫的上机操作工艺单。结果表明:采用提花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衫的解构设计与工艺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11年 第9期39卷 33-37页
作者:袁新林 徐艳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随着高支毛纱生产四季可穿的毛衫成为毛衫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毛衫款式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介绍了几款毛衫的解构设计方法与工艺,分别从毛衫的工艺解构设计与款式造型解构设计方面分析了这类毛衫的款式造型及风格特征,并制作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上海地域文化的针织壁挂设计与工艺
收藏 引用
《针织工业》2022年 第4期 13-16页
作者:徐艳华 袁新林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从上海的建筑、京剧、旗袍、剪纸及方言中提取元素进行针织壁挂图案设计,制作壁挂花型制版工艺,编织壁挂实物。详细介绍针织壁挂图案的设计方法、针织壁挂组织结构与花型制版、针织壁挂的编织设备与原料等,并对编织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凹凸效应双面针织面料的设计与生产工艺
收藏 引用
《针织工业》2013年 第12期 34-36页
作者:徐艳华 袁新林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介绍几款采用普通双面圆机编织的双面凹凸效应纬编针织面料的设计方法与工艺,从面料的花色效应、花型组织结构设计、花型编织方法详细分析每款双面凹凸效应面料的设计方法,并对每款面料的花型编织图及上机三角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双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的融合
收藏 引用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年 第16期2卷 108-110页
作者:王涛 徐艳华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46 
随着各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建筑逐渐被拆除,现代设计下的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主体。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传统的环境设计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设计师应该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打造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本文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