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徐芳依"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影视叙事艺术与青少年受众心理映射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 第11期44卷 120-128页
作者:徐芳依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影视作品的受众中青少年占比很高,在艺术创作和美学追求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其公正世界信念,将正向的价值观有机融入到艺术与美的叙事中。影视作品若在人物形象的建立和故事情境的设定方面考虑叙事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偏斜与建构:国产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 第2期46卷 101-107页
作者:徐芳依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常有主角偏移、异常个体的区隔化和超能的奇观化等偏斜倾向,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理探讨:一是进一步解决电影艺术的戏剧性诉求与孤独症社会化功能冲突的矛盾;二是打破区隔所带来的异常化和奇观化,拓展孤独症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德遮蔽与心理刻画的美学辩证关系——基于电影叙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1年 第5期 39-45页
作者:徐芳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统电影叙事,通常更多地树立难以逾越的道德规制,以人性在其框架中的挣扎和谋略产生叙事张力和艺术美感。当代电影叙事不同于传统电影之处在于,更多强调人物的心理刻画,以人物在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动机来驱动行为,通过一系列行为达成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主流人物传记片的艺术伦理与道德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 第5期 128-134,159页
作者:徐芳依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3 
在中国影视界,人物传记片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作为主流电影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承担着回望历史人物和事件、映射时代主题和特征、树立英模人物道德典范、对民众进行精神引领等重要作用。近些年涌现的新主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VR电影的全景叙事空间结构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3年 第5期 25-30页
作者:邱章红 徐芳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海淀100871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朝阳100024 
VR电影空间是以观众自我意识为中心构建的故事世界,可分为物性空间、情境空间及动作空间,观众被投射到情境空间与剧中人物面对面,形成多模态故事场域。在不同空间层次,观众有不同的自我身份确认途径,从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物性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