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中晚唐时期社会动荡,国力衰弱,颂圣诗失去了原有的创作环境与现实基础,其雍容华贵程度大为减弱,华丽色彩也相对淡化,颂圣力度相对于初盛唐则大大减弱,委婉讽刺居多,诗歌艺术特色在继承初盛唐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体表现为:表达方式多样化,修辞手法的大力铺衬,表现技巧的精心雕琢。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典诗歌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一定的思想美、精神美、艺术美、建筑美,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诗歌中也反映了很多的民俗魅力。作为厚重的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的山西,其建筑景观、民俗特色等民俗文化也在诗歌中有所体现。从诗歌中可以了解山西的旅游景观以及地域特色。
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验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形势下,随着智慧教室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建设与应用,文章对如何构建智慧教室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交互框架,提高高校师生的互动行为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设计、反馈评价和知识拓展等方面阐述了在现代生物技术教学中的一些改革探索。
摘要:乙烯响应因子(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转录因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过程和植物的抗胁迫能力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苹果中响应乙烯的转录因子(ERF)家族进行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转录因子基因进行设计引物。以苹果果皮为试验材料,从中分离出响应乙烯的转录因子1、2、3、5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4个基因序列差别较大,但具有很保守的共同序列,初步确定其功能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摘要:通过播期调整、栽培管理优化等措施实现玉米-小麦两熟系统的周年高产,实施玉米-小麦两熟系统周年光能利用效率的量化试验,旨在阐明玉米和小麦播期对周年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明确玉米-小麦系统实现周年高产的各项光能利用指标。2018—2020年,选取黄淮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玉米试验采用播期、氮肥和密度的裂-裂区试验设计;小麦试验采用播期、栽培模式和品种的裂-裂区试验设计,两季试验均在同一田块全程机械化条件下进行。玉米播期分别设置6月10日、6月17日、6月24日,小麦播期分别设置10月10日、10月17日、10月24日。计算光照辐射拦截量和光能转化效率,选取玉米和小麦每个播期中产量最高的处理进行组合,综合分析高产条件下播期对玉米-小麦两熟系统周年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玉米试验中,播期通过影响光照辐射而影响干物质和产量的转化效率,进而影响玉米的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小麦试验中,小麦播期显著影响产量,但与光能利用特性指标变化趋势不一致;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与入射光照辐射籽粒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在9个玉米-小麦两熟系统播期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周年产量均约25.0 t/hm^2,且均包括玉米的第一个播期;较高的周年光照辐射拦截量促进了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是玉米-小麦两熟系统完成周年高产的重要因素。玉米-小麦周年产量达到25.0 t/hm^2时,主要周年光温利用指标如下:周年光照拦截量> 3 361 MJ/m^2,干物质/入射光照辐射> 0.63 g/MJ,干物质/拦截光照辐射> 1.20 g/MJ,产量/入射光照辐射> 0.33 g/MJ,产量/拦截光照辐射> 0.62 g/MJ。玉米和小麦系统周年高产与高物质生产密切相关;光照辐射对干物质和产量转化效率的显著提高,是玉米和小麦系统高物质生产的重要生理机制。调整玉米播/收期和优化栽培模式,选择适宜早播和长生育期的品种,增加玉米生长季的光热资源,可进一步提高玉米-小麦周年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