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隐写是隐蔽通信的主流方法之一,而移动端则是当下最常用的通信设备,二者的结合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方法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各类网络结构向着更复杂、庞大的方向演变,逐渐脱离以隐蔽通信为核心的实际应用场景,实用性较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的轻量级图像隐写方法.对网络整体进行轻量化设计,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降低模型计算量,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取得较好的折中平衡.以生成对抗网络的思想,将编码器、解码器和判别器构成的整体模型纳入对抗训练中,使子网络在迭代对弈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为应对真实环境下的各类挑战,模型被落地部署于移动设备上进行真机实验.在移动端,精简后的模型性能会出现小幅下降.对此,在方法中引入BCH纠错码以确保正确提取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移动端隐写方法生成图像质量好,且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能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便捷性的高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的所有计算工作均可在移动端独立完成,不需要通过网络请求服务器,能避免网络窃听攻击.
摘要:针对多输入多输出、不确定性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柴油机燃烧系统,以RBF神经网络作为优化模型,用正交试验法设计网络的训练样本,并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ASA)对RBF网络结构和初始权值进行优化。将此RBF神经网络应用于燃烧系统优化过程中,得到理想的燃烧系统优化参数。按该参数进行试验,效果良好,达到了与大规模试验相同的优化效果,具有试验少、效果好的优点。
摘要:采用振型迭加反应谱法和逐步积分时程分析法对三峡升船机上闸首和前塔柱结合布置和分离布置两种方案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分析,研究了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塔柱和顶部机房的动力相互作用,承船厢锁定对塔柱动力响应的影响,塔柱顶相对位移能否满足大型卷扬设备的运行要求等问题。
摘要:为降低制造成本,以A3206-1005361型号柴油机中飞轮原用材料QT600改进为HT250材料为例,通过运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对HT250飞轮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选用HT250为飞轮材料的安全可靠性,为优化飞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实例。
摘要:为平衡某6M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故在其曲轴箱轴承座上增开两平衡孔;通过对曲轴箱开孔前后的三个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得到:加孔后曲轴箱应力和变形值与加孔前的曲轴箱相当,因此可以认为加孔后的曲轴箱的可靠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摘要:某柴油机新设计的排气歧管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通过全面分析该排气歧管的热应力和振动特性,应用AVL公司的FIRE软件,建立排气歧管的有限元模型并确定它的边界条件,对CFD分析计算出排气歧管内外表面的温度和热传递系数,然后用非线性结构分析软件ABAQUS软件计算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同时也对排气歧管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排气管开裂不是由热应力引起的,而是共振的原因,建议更改排气歧管加强筋以提高它的刚度,提高排气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免与发动机产生共振。
摘要:介绍了玉柴YC6105ZLQ欧Ⅱ柴油机的开发思路,特别阐述了为使排放稳定达到欧Ⅱ要求所采取的结构改进设计,整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YC6105ZLQ欧Ⅱ柴油机整机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提高,排放达到欧Ⅱ要求。
摘要:湘西永顺县土知州衙署建成于土司统治末期,是土司制度以及清代"改土归流"政策影响下官署建制与世俗文化的物质象征。本文从民族融合视角出发,剖析建筑的文化内涵、空间理法、形制特征,从"道""法""器"层面研究建筑所蕴含的文化、社会属性。并基于科学的价值评估,探讨民族交融影响下的文物建筑保护传承策略。
摘要: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缓解城市发展压力的必要生态措施。水生植物是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关键要素,是公园植物造景的重要素材,在景观优化及生态修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生态效益与美学效益对现有水生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作用与景观应用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不同景观应用方式的特点及植物选择,以期为未来城市湿地公园营造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城市所占土地资源扩张程度越发迅速,传统粗放的城市增长过程中呈现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城市无序扩张等问题,怎样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已成为当前中国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探索中国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效益及现行方法,讨论未来发展驱动力和城市增长边界协调优化方法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及对未来的增长边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及归纳演绎法,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视角对现行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进行优化调控研究。【结果】在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背景下,实施城市增长管制政策是必然选择,城市增长边界具有多元化的内涵,是城市扩张背景下调控土地资源的重要控制手段,对于提升城市空间治理、保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技术手段取得一定的成效,学术界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出发形成了不同的划定技术路径,在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时,应兼顾城市复杂的属性,深入讨论中国的城市增长规律,结合多样化手段,协调城市边界划定下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增长的直接矛盾。【结论】城市增长边界是不同发展背景下限定的城市用地动态扩张边界线,不同时期城市用地扩张界限随经济、社会、自然等影响因素而调整,“弹性”与“刚性”增长边界划定可调控性区域范围及永久性禁止建设的战略性开发空间,秉承生态优先思想,与差别化管控、边界调整、配套措施等协调配合,引导生态安全格局为导向的新型城市增长模式。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