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文竹"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静电喷雾的静电无级调速自动喷施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南方农机》2025年 第5期56卷 27-29页
作者:彭丽镕 王文静 文竹 许元红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0 
传统农药喷施技术存在药液利用率低、作业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静电喷雾的静电无级调速自动喷施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静电发生、无级调速和自动化控制三大功能模块,实现了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竹随笔(二篇)
收藏 引用
《诗歌月刊》2006年 第9期 91-93页
作者:文竹 
徐悲鸿画马矫健的腿,飞舞的鬃毛和尾巴,尤其是那激昂的头,奔出嘶鸣千里的气势。这是一种狂奔的速度、力和雄壮的美。我不把这匹马放入二十世纪初期的历史情境,其实这匹马已跳出了"历史",她是艺术的。画家的马"生活在别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受戏友欢迎的京剧联谊社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8年 第2期19卷 103-104页
作者:文竹 
深受戏友欢迎的京剧联谊社文竹北京化工大学(西区)京剧联谊社(原名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京剧沙龙),自1986年成立至今已有10余年了。在这十余年里,该京剧联谊社当初主要由几位老教师与院工会干部组成,随着活动的展开,逐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好学生 好教师——崔丽庆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5年 第2期16卷 93-95页
作者:文竹 
在梨园界这个圈里,有名的或无名的戏曲演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把自己拜过的有名的大艺术家称为老师,或在文章中或在大赛中提及,以壮门面。但却很少有人把自己的启蒙老师,特别是教把子课、毯子功、武功课的老师记住并见著报端。这些老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撷的相思──红线女与小“红豆”们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5年 第3期 6-8页
作者:亦云 文竹 
采撷的相思──红线女与小“红豆”们亦云,文竹1956年,回国不久的红线女首次晋京演出,与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领衔主演了《搜书院》。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观看了演出,深被红线女精湛的粤剧艺术表演所打动,称赞粤剧有如"南国红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的思维“动”的逻辑──读万素的民间舞作品
收藏 引用
《舞蹈》1995年 第4期 17-18页
作者:文竹 
“舞”的思维“动”的逻辑──读万素的民间舞作品文竹从上学读书的时候就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那月色下荷塘的一派静谧;那撩人心肺的春的脚步;那瞬间凝视背影而流出对父爱情深的感受……,娓娓道来,浸润记忆。对舞蹈,以前是习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海中的追求——记青年京剧演员赵永墩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1期13卷 77-78,48页
作者:文竹 
1991年的深秋,参加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决赛的选手们,俱以最佳状态进行激烈的角逐。在青年组中,一位花脸演员参赛的剧目《火判》,颇为引入注目。他以优美漂亮的身段、造型,扎实的腿功,高难度技巧,和一气呵成的唱念做舞的表演,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燕赵大地多英姿——看河北省京剧团晋京演出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3期10卷 67-101页
作者:文竹 
在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春天,河北省京剧团晋京为首都观众献上了他们新编排的古代戏《焚香怨》和一部分优秀传统剧目。在历时半个月的演出中,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丝竹未断勤磨砺 久铸琴音谱心篇──白宝珠胡琴演奏会后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7年 第4期18卷 84-87页
作者:文竹 
丝竹未断勤磨砺久铸琴音谱心篇白宝珠胡琴演奏会后记文竹1997年6月20、21日,由北京市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北京老舍茶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统战部联袂,在老舍茶馆隆重地举办了“白宝珠胡琴演奏会”,实现了白宝珠多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学者的良师深造者的向导——读刘正辉《京胡学习与欣赏》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7年 第1期18卷 88-89页
作者:文竹 
初学者的良师深造者的向导——读刘正辉《京胡学习与欣赏》文竹刘正辉著的《京胡学习与欣赏》一书,是针对京胡爱好者,在投师无门的情况下,提供的一种通过图片和文字形式学习京胡的途径。该书可为音乐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