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方天治"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弱电网下基于导纳合成相量法的单相并网逆变器鲁棒性提升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年 第8期44卷 3213-3223,I0023页
作者:张惠丽 方天治 刘昊 吴皓 张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1106 
为保证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步,通常采用锁相环获取电网电压相位信息。同时,为提高并网电流质量,常考虑在回路中加入电网电压前馈。然而,当逆变器工作在弱电网下时,它们均有可能对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该文以单相LC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μ综合理论与遗传算法的并网逆变器鲁棒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年 第12期44卷 4891-4903,I0024页
作者:张雨 方天治 刘昊 金启源 章益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1106 
在并网逆变器的实际运行中,电网阻抗和时间延迟系数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提高该含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的鲁棒性,提出采用μ综合理论来对系统进行鲁棒控制,通过对参数不确定性及其他性能约束的加权函数进行设计,从而使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逆变器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及其冗余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 第8期36卷 2223-2232页
作者:方天治 沈乐 何玮 阮新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南京市210016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其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的特点令其可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体现这一优点,需实现该系统的冗余运行,这实际上包含2个步骤: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目标多重化控制策略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9年 第6期34卷 1189-1200页
作者:方天治 张先云 黄淳 何玮 沈乐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210016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控制策略下ISOS逆变器系统的环路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 第6期30卷 7-14页
作者:方天治 阮新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16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and output-series,ISOS)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都相等从而实现输出均压。在已有的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的三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控制环,即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相位超前补偿策略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8年 第20期33卷 4813-4822页
作者:方天治 黄淳 陈乃铭 张先云 黄鑫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211106 
LCL型并网逆变器中,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可以有效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但是,数字控制延时会改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效果,从而影响系统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为削弱数字控制延时的不利影响,提出相位超前补偿方法以补偿电容电流反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多路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农机化研究》2004年 第1期26卷 170-172页
作者:刘羡飞 方天治 赵徳安 刘星桥南通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电源问题是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设计了一个多路输出的单端反激式DC-DC变换器,并对其进行了原理分析、参数设计及实验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并网数字控制逆变电源教学实验平台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0年 第11期49卷 118-120页
作者:方天治 谢捷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为了达成电气工程学科的工程应用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离并网数字控制逆变电源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有效融合了电气工程课程群的各门课程知识。在平台设计中,从培养本科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出发,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系统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习迁移理论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 第10期 105-105页
作者:方天治 邢丽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在电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先行组织者,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迁移,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更有助于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最终达成学生的自主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